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第1/2页)
酒楼外,两百苏氏族人坐在街两旁,焦急地等待着里头的结果。
时间从来没这么慢过,他们感觉等了好久好久,里头还是没有动静。
“不会是黄了吧?”一个水字辈的后生忍不住嘟囔道。
“别瞎说!”一个大字辈的长辈呵斥道:“你没看见客人全都被镇住了吗?怎么可能黄了呢?”
“他十八爷爷别上火,娃儿也是急的。”众族人忙劝道。
苏家这几代的辈分字是‘永大有水长’,这句辈分诗看着有点糙,却是正经族谱上传下来的,蕴含美好的寓意。
永字意为‘水流长’,整句就是长久宏大、源远流长之意。
所以那后生得管长辈叫爷爷。
“不吉利知道吗!”那十八爷爷年纪不算太大,但只要辈分高,依然可以摆长辈的谱。“全族的希望都压在上头了,要说吉利话!”
水字辈和长字辈的后生们暗暗翻白眼,天天让说吉利话,就是不见发工钱……
就这么焦急地等到了正午,众人终于看到苏泰大步从酒楼里出来。
呼啦一下,全都起身迎上去,七嘴八舌问道:“二掌作,定出多少去了?”
“跟我来!”苏泰强忍着激动,猛地一挥手。
族人们先是一愣。但夏哥儿已经当了几个月的二掌作,说话还是管用的。
“这酒怎么办?”十八爷爷问道。
“没事,我大伯的人会看着。”苏泰头也不回地大步往前走。
两百族人只好稀里糊涂跟着他,一直到出了镇子,才忍不住问道:“二掌作,咱们到底去干啥?”
“回去挑酒。”苏泰这时才沉声答道。
“还挑酒?”族人们先是一阵吃惊,旋即声调陡然拔高:“难道那两万斤都定出去了?”
“当然。”苏泰的嘴角终于压不住了,咧嘴笑道。
“是吗?太好了!太好了!嗷嗷!”族人登时欣喜若狂,好些年轻人一蹦三尺高,高声鬼叫起来,都惊断了天上的南飞雁!
这就是苏泰一直忍着不说的原因,要是刚才在酒楼外头让他们这么欢呼起来,不就露馅了吗?
咱夏哥就是外粗内细……
~~
族人们干劲满满,足下生尘,不到三刻便蹿回了二郎滩。
得知两万斤酒售罄的好消息,留守的老弱妇孺,自然又是一阵忘情欢呼!
就连小孩子都知道,这回酒卖得怎么样,关系着他们是继续上学堂,还是辍学下来背盐。
大伙一刻不愿耽搁,揣上干粮挑上酒坛,便又杀向太平镇!
半山腰,程秀才家。
已经成了退休教师的程相公,拄着拐棍立在门口,看着蚂蚁搬家的苏氏族人,脸色很不好看。
他身后的程家大爷和程承诚脸色更难看。
尤其是后者,熬了二十年,今年头一年接手程记糟房的大掌柜,就遇到了当头一棒,别提多郁闷了。
“天不亮他们就运去镇上两万斤,怎么又回来运一趟?”
“肯定是那两万斤卖完了,挑来挑去很好玩吗?”程家大爷也黑着脸道:“苏记原先一年也卖不出去两万斤,这才一上午就卖光了!二郎酒,还真是立竿见影啊!”
“那也不能卖这么快,莫非赔本卖的?”程承诚猜测道。
“胡说,杀头的营生有人干,赔本的生意没人做!”程家大爷断然道。
“行了,别在这瞎猜了!”程秀才这时没好气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大你都没搞清对手卖多少钱,还不赶紧去镇上打听清楚?!”
“已经派人去了……”程承诚小声道。
“你没长腿啊,自己去!”程秀才陡然提高声调道:“亲眼看见的和听别人说的能一样吗?”
“哎哎,我去我去。”程承诚赶忙灰溜溜下山,也奔向太平镇。
~~
鸿运楼内,彩球悬梁,如霞披珠;盆菊当庭,争奇斗艳。
东道主大张筵席,满堂客商皆待若上宾。
台上丝竹悠悠,乐姬轻展水袖,且歌且舞;台下人声鼎沸,宾客持蟹剥壳,把盏酣饮,醺然间竟有几分瑶池赴会,不知天上人间之感。
老板娘和苏有才执壶穿行席间,笑意盈盈地向来宾一一答谢。
这些客商基本上都是他俩一家家上门送酒,说尽好话请来的。
虽然接了请帖,但在今天之前,客商们对他俩的普遍认知,是卖甜水的两口子,钻营上了马千户的门子,其实并没有太当回事儿。
但经过今天这场前所未见的‘嘉集’,客商们彻底对两人刮目相看了!
这两口子不是凡人啊!就今天这一场盛会,从布置到过程,从格局到细节,别说永宁卫了,合江县也没人能搞得出来!
客商们走南闯北,货贩东西,都有些识人的本事。一致认定这‘两口子’肯定能大干一番,闯出一片天地来!绝对不会局限在小小的太平镇,也不是个马千户能罩得住的……
所以跟他们交个朋友,还真是很有必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