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状元郎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冬夜卧谈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冬夜卧谈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冬夜卧谈 (第1/2页)

订货会后,那魔音灌脑的《二郎酒神曲》终于消停了,太平镇恢复了安静,苏录也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中。
  
  九月十五的第七次月课,他再次击败了朱子和,实现了三连冠。
  
  这次再没人感到意外了,就连朱同学本人也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走到苏录跟前拱手道:“骐骥兄,恭喜你连续三次战胜我,真是了不起的成就。”
  
  “贤弟客气了,你赢我的次数不是更多吗?”苏录虽说已经跟小朱很熟了,但还是不习惯他这种,自我意识过盛的说话方式。
  
  “不,我赢你的时候,你还太弱,算不得成就。”朱子和之所以不讨人厌,就是因为他秉承‘君子诚之为贵’的圣人之训,不管对己对人都实事求是。
  
  “好吧……”苏录苦笑着点点头,总不能说我也没什么好骄傲的吧,那岂不太伤他了?
  
  “今天可否给点时间,向你请教一下这次的作文。”朱子和又神色自若地问道。
  
  “这个好说。”苏录满口答应,反正虱子多了不咬,他已经习惯了。
  
  本来只有省身斋的同窗会向他请教。合班学习五经之后,另外两个斋的同窗,这下也逮到了机会了。
  
  正如张先生担心的那样,苏录会不厌其烦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但并没有像张先生担心的那样,影响他学习。因为苏录还在用费曼学习法,为别人讲解的同时,会加深自身对知识点的了解,巩固自己的记忆。
  
  而且,到现在还没被淘汰的同侪,水平都相当不错。所以别人但凡请教他的,不是难点就是容易混淆出错的地方。苏录通过指点同窗,也可以帮自身查漏补缺。
  
  不少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漏洞,就在无数次请教与讲解中,被一个个堵上了……
  
  ~~
  
  书院还是按照教学计划,每天周而复始地授课,到腊月时如期讲完了五经通识。
  
  说是通识,但先生们为了尽可能地招揽生源,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是把‘五经’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给学生们都讲了一遍。
  
  苏录和朱子和、林之鸿等学有余力的同窗,更是基本能全文背诵了。
  
  其中《诗经》约三万九千字,《尚书》一万八千字,《礼记》约九万九千字,《周易》约两万四千字,《春秋》约一万六千字。
  
  对这些卷王们来说,压力不算太大。此外,苏录还熟读了朱子为《易》作注的《周易本义》,为《诗》作注的《诗集传》,为《礼》作注的《仪礼经传通解》,及其命门人蔡沈为《尚书》作注的《书集传》……
  
  不管将来学哪个流派,肯定都要在朱子的框架内游走,所以这也属于必读书目了。
  
  唯独在《春秋》方面,朱熹未曾有相关撰述,并且他还经常说‘春秋难看,此生不敢问’,‘某平生不敢说春秋’之类,告诫学者不要在《春秋》上浪费过多时间。
  
  但教授《春秋》的牛先生却化劣势为卖点,说这是因为《春秋》微言大义、深不可测,所以能读懂《春秋》的都是牛人,真正牛伯夷的学生就该选《春秋》!
  
  但是考虑到他今科秋闱又落第了,这话格外没有说服力……
  
  总之经过这五个月的学习,苏录对‘五经’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不会再像之前那样雾里看花了。
  
  他现在知道,《诗经》通过‘兴观群怨’培养君子的共情能力与道德感知。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以史载道,聚焦治国理政,蕴含着早期儒家的政治理想。
  
  《礼记》是对周代礼仪制度的阐释与总结,其核心是以礼为纲,构建了从个人礼仪到社会伦理的行为规范。
  
  《周易》以阴阳变化阐释宇宙与人生规律,是儒家的哲学基础。
  
  《春秋》是孔子所修的鲁国史书,通过历史叙事的褒贬大义,确立了儒家的道德评判标准。
  
  这五经的内核与儒家思想高度一致,因此成为儒家阐释其理念的权威依据。
  
  并且孔子还亲自对这‘五经’进行了整理与阐释,即太史公所谓的‘孔子删《诗》《书》,订《礼》《乐》,述《周易》,作《春秋》’,更是直接奠定了其不可撼动的儒家圣经地位。
  
  什么,《乐》去哪了?儒家原本确实是‘六经’的,但其中的《乐经》先被秦始皇焚书坑儒,只收藏了几套在阿房宫,后来又被项羽一把火烧没了……
  
  总之这五经就是儒家的大学教材了!因为每一经都过于深奥,学者皓首穷经都无法参透,所以只能从中择一经精研,而不能盲目求全,贪多嚼不烂。
  
  本朝科举要求考生专治一经,就更没有神经病会五经通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