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哦豁 (第1/2页)
两条‘歪屁股’船首尾相接,缓缓航行在冬日的赤水河上。
河两岸是陡峭的青灰色山岩,山间层林尽染,红的黄的绿的,色彩十分丰富……真可谓‘船行其间,如在画中’。
可惜船上人没有心情欣赏美景,都紧张地盯着凶险的河面。
因为这一段就是赤水河‘小三峡’之一的蜈蚣滩,只见两岸山势陡峻曲折,形成一个接一个的洄弯险滩。河道上还有多处经年崩落的巨石壅塞。即便是现在这枯水季,河床里交错的巨石,仍将水流割裂成一股股暗流与漩涡,爆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在山谷中回荡,令人胆颤。
打头的船老大掌着舵、压着速,控制着‘歪屁股船’缓缓穿行在暗礁与巨石密布的河滩上。哪怕在这条河上讨了半辈子生活,已经能记住每一处危险所在,他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一次疏忽就可能致命……
前方水流打起了旋儿,两块犬牙交错的礁石横在了河面上。
“右篙!轻些!”船老大一边操着舵,一边大声发号施令。
船头的艄公赶紧将船篙向右撑。篙和舵合力,使船身缓缓偏向右侧,船头便斜斜地穿过了两块礁石组成的‘拱门’。
虽然有惊无险,却依然把船客们吓得面色发白。
大伯娘更是腿肚子发软,抱着儿子的胳膊不敢睁眼。
就连素来最沉稳的老爷子,嘴里都小声嘟囔着:“菩萨保佑,祖宗保佑。”
倒是老太太云淡风轻地坐在船头,不知道什么叫害怕……
船老大早就见怪不怪,笑道:“行了,过了鬼门关,可以稍稍松口气了。”
“吁……”所有人齐齐擦了把汗。心还没落回肚子,便又听船老大道:
“再过二里是更要命的鬼见愁……”
“儿啊,我要下船……”大伯娘带着哭腔道:“这还不如骑驴走山路呢。”
~~
船上的规矩,过险滩时所有人都得出舱。一旦见势不好,才能及时跳船,在舱里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另一条船上,苏录苏泰带着两个妹妹同样出了舱。
朱琉和海训导也不例外。
“怎么样,刺激吗?”朱山长看一眼侄子和苏录。
“确实。”苏录点点头。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们应该走陆路的。”朱子和小脸发白。
“哈哈,放心。这时节水缓且浅,安全还是可以保证的。”朱琉笑道:
“这要是在丰水季,神仙都过不了蜈蚣滩,什么船也得给你撞散了架,对吧海训导?”
那海训导皮肤黝黑,身材不高,生了一副典型的岭南面相,但双目炯炯有神,且不苟言笑,竟有点不怒自威的意思。
他闻言点点头,惜字如金道:“不错。”
“我时常想,”朱琉负手立在船头,看着两岸壮美的景观道:“要是赤水河道能畅行无阻,永宁会是什么样子?”
“那还了得?”说到民生话题,海训导这才打开了话匣子。“永宁是蜀中入黔的必经之路,赤水河航运一通,自贡的盐船便可从长江经泸州、合江、太平渡溯流直上,直接开到贵州去。”
“老百姓走出大山就再也不是难事了。”苏录也道。
“确实。”海训导看一眼苏录,没想到这‘神童’这么接地气。“现在是官道不通,水路难行,老百姓只能一代代被困在大山里。”
“可惜,没人能疏通这条河。”朱琉叹了口气道:“此行我若能侥幸得中,一定上疏请开赤水河!”
“那我们赤水河沿岸十数万百姓,都要虔诚恭祝山长高中了!”苏录便笑道。
“哈哈,好。承你吉言!”朱琉笑着点点头,对苏录道:“我问过海训导,你们后天就要开课了,没时间去泸州了,就等开学前再一起吧。”
“子和,你把信带给你三叔,就说弘之年后登门拜师。”他又吩咐朱子和。
“好。”朱子和点点头,嘱咐苏录道:“你尽量早点,我三叔不像九叔这么好脾气,去得太晚不收你都有可能。”
“知道了,合江的事情一了我就过去。”苏录点点头。
这时船老大喊道:“鬼见愁到了!”
众人登时都默不作声了,唯恐干扰到船老大。
~~
好在一路上有惊无险。
傍晚时分,歪屁股船绕过一道山岭,众人眼前豁然开阔,只见远处长江滚滚,恍若汪洋,将赤水河纳入其中。
江河交汇处有座依山傍水的青灰色城池,便是此行的目的地合江县城了。
两条歪屁股船缓缓驶入城门外码头。虽然临近年关商旅停歇,但码头上桅杆如林,停泊了大大小小几百条船,这场面完全不是太平镇可以比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