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 第17章 朝伴天舆,谲生奸谀

第17章 朝伴天舆,谲生奸谀

第17章 朝伴天舆,谲生奸谀 (第2/2页)

这五月底的北京,晨起已微有暑意。
  
  随着他的话音,乾清宫如同精密的水磨一般骤然启动。
  
  尚寝局的宫女捧着鎏金铜盆、盛着温水的玉盂、装着青盐和新鲜柳枝的漱口杯、还有叠得整整齐齐、熏了薄荷脑的丝帕,鱼贯飘入殿内。
  
  她们香薰的纱裙拂过微湿的地面,脚步轻盈。
  
  尚衣局的太监们捧着紫檀托盘,竭力维持着托盘的平稳,在殿外廊下屏息肃立。
  
  托盘上,轻纱罩甲、玉簪缨翼善冠与素罗常服袍在熹微晨光中泛着柔光。
  
  教坊司的乐工已在殿侧廊荫下就位,调试着笙、箫、笛、板等乐器,丝竹之声初试,清越悦耳,准备演奏起驾的“导迎乐”。
  
  抬舆太监在仔细检查着步辇的每一个榫卯,用软布擦拭鎏金扶手上可能凝结的露水。
  
  负责洒扫的粗使小火者,此刻更是屏息凝神,躲在廊柱阴影里,连扫帚都轻轻靠墙放着。
  
  空气里弥漫着沉水香、薄荷脑、柳枝的清新、以及清晨草木的湿润气息。
  
  辰时正(7点整)
  
  殿内编钟“嗡——”然清鸣。
  
  紧接着,舒缓而庄重的“导迎乐”如溪流般淌出。
  
  沉重的殿门在乐声中缓缓开启!
  
  袁彬与众侍卫躬身按刀。
  
  小皇帝朱祁镇的身影再殿门内缓缓出现。
  
  五月中旬的晨光已颇有亮度,映照出他今日的装束。
  
  只见他身着小号素纱罩甲,内衬月白素罗袍,头戴玉簪缨翼善冠。
  
  小脸微红,精神尚可,显然被伺候得极为妥帖。
  
  乾清宫管事太监陈安紧跟在皇帝身后一步之内!
  
  他微微躬身,双手虚扶,目光时刻不离小皇帝脚下门槛和衣袍下摆,确保行进无碍。
  
  当小皇帝立在门口稍顿适应光线时,陈安极其自然地抬手,用衣袖虚挡了一下并不强烈的晨光,动作细微却充满呵护。
  
  然而,这温馨的“主仆”画面立刻被另一抹浓重色彩打破。
  
  司礼监掌印王振!
  
  他紧随着陈安之后,身穿崭新厚重的绯红织金蟒袍!
  
  那蟒纹在晨光下狰狞夺目,金线几乎刺眼,其视觉感完全压过了小皇帝的素纱明快。
  
  王振微微躬着身,姿态恭谨,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肃穆。
  
  但那无髯无须的白净面庞上,一双眼睛却精寒闪烁,目光扫过之处,无论是捧着玉盂的小太监还是持扇的宫娥,无不屏息凝神,腰弯得更深。
  
  袁彬注意到,王振的鬓角也微有汗意,显然这身厚重的蟒袍在五月底的清晨绝不舒适,但其人却坚挺着纹丝不动。
  
  “起——驾——西——苑——!”
  
  执事太监一声长喝,十六名抬舆太监稳稳抬起步辇。
  
  袁彬立刻按刀,紧随步辇。
  
  庞大的仪仗队伍开始移动:前导是手持金瓜、骨朵、响节、符节的大汉将军,他们甲胄在晨光下闪耀。
  
  其后是教坊司乐工,吹奏着悠扬庄重的乐曲。
  
  接着是皇帝的轻纱步辇,步辇之后是陈安、王振及一众在京的文武百官。
  
  袁彬等御前带刀侍卫护持在辇侧。
  
  最后垫底的则是捧着备用仪仗、香炉、拂尘、以及盛着冰镇酸梅汤金壶的宫女太监队伍。
  
  队伍浩浩荡荡,在晨光渐盛的紫禁城中蜿蜒穿行。
  
  所过之处,宫门次第开启,沿途当值的侍卫、太监、宫女无不匍匐跪拜。
  
  步辇压过金砖叮咚,乐声悠扬,衣料窸窣,鸟雀啁啾。
  
  袁彬行走其间,感受着大明帝国最华贵的威仪。
  
  但他同时也看到了王振蟒袍的沉重威压,看到了陈安那低调身影下紧绷的神经和守护。
  
  一步之隔,天壤之别。
  
  在这幅初夏清晨的《天子出巡图》里。
  
  华美之下,暗流汹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