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59章、肉烂在锅里

第59章、肉烂在锅里

第59章、肉烂在锅里 (第2/2页)

“师相,黄立极太过分了。舅父准备后日朝会,当廷弹劾他。”
  
  刘一燝微闭双目,一脸疲倦,“你舅父能消停下吗?陛下今日很生气。”
  
  姚希孟一脸不解,“师相也怕黄立极?他究竟有多大权力,不是传言内阁孙公来公已经架空他了吗?”
  
  刘一燝实在不想理眼前这个懦弱的白痴学生,可这混蛋以刘阁老学生和文天官外甥的双重身份招摇过市,一时也风头无两。唉,都是自己宠坏的。
  
  “孟长啊,内阁的事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你要专心自己的事,别掺和那些纷争。”
  
  “是。学生谨记师相教诲。”姚希孟的态度端正,让刘一燝找不到半点错处。
  
  刘一燝拍了拍旁边一本折子,“交给你舅父,让他按上面调职,明天就要办妥。”
  
  姚希孟双手接过,忍不住好奇翻开:
  
  刘鸿训:瑞王府长史兼乾清宫侍中司给事中、首席机要秘书。
  
  方逢年:慧王府长史兼乾清宫侍中司给事中、机要秘书。
  
  姜日广:桂王府长史兼乾清宫侍中司给事中、机要秘书。
  
  黄锦:信王府长史兼乾清宫侍中司给事中、机要秘书。
  
  瑞王朱常浩:宗人府大宗正令兼乾清宫侍中司大纳言,开府仪同三司。
  
  慧王朱常润:宗人府左宗正令兼乾清宫侍中司权大纳言,开府仪同三司。
  
  桂王朱常灜:宗人府右宗正令兼乾清宫侍中司权大纳言,开府仪同三司。
  
  信王朱由检:乾清宫侍中司领班大臣,掌印,参知政事,开府仪同三司。
  
  姚希孟震惊得几乎把折子扔掉,张大嘴:“侍中司?”
  
  刘一燝无力的闭上眼。是的,被朱元璋废掉的门下省复活了,虽然是四亲王兼领。而且四王也有制衡,信王领班掌印,但他受宗人府管辖。
  
  姚希孟怔怔的看着刘一燝,这个东西已经完全超越了他的认知。
  
  “此制似有汉风,但亲王执政,不合祖制啊。师相怎么想的?”
  
  刘一燝心里没好气,老夫还能怎么想,照章执行罢了。他敲了敲案几,“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你不懂,就好好看着,别乱说乱动。”
  
  此时,老仆进屋,在刘一燝耳边一阵低语。
  
  刘一燝听完,拍案而起,“好一个肉烂在锅里!”
  
  小皇帝的权力布局刘一燝已经全部洞悉。
  
  通政司傅冠收奏折,复制,一交内阁,一交乾清宫侍中司。内阁的流程是,票拟,交司礼监,实际是慈宁宫。原本是慈宁宫旨意下到翰林制成圣旨,直接转六部。但小皇帝通过天工院中书架空翰林,制旨机构在中书,所以翰林也要转天工院。
  
  侍中司实际上兼并了六科,他们的流程是,直接审核奏章,无误加印,交天工院对照,无印者封驳。侍中司比六科强大的地方在于,六科实际上受内阁管辖,而侍中司连太后都管不了,而且他们全程参与决策。
  
  如此,坐镇天工院的刘一燝几乎成了帝国最后的决策者。
  
  刘一燝缓步到窗边,推开窗户。窗外,一轮圆月只缺一点,在楼台树影间分外明亮。
  
  小皇帝的信任和濡慕让刘一燝这颗早已经在宦海沉浮中炼就的铁石之心有了一点点融化,那一勺蜂蜜鸡蛋羹的香味似还在唇间留香。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想着小皇帝那以家族性命为威胁的逼迫,想着满院子的东厂密探,刘一燝笑了。小皇帝好聪明,对比下身后那个已经四十多岁的无能翰林学生,自己未必就不能做回张居正。
  
  所谓帝师,非以帝师留名,而应因帝留名。张居正,你将不如我,就让老夫来做那为大明补月的那一点。
  
  刘一燝突然有了诗兴,回到书案,将桌上打开的书册合上,推到一边。那本书叫《钤山堂集》,作者:严嵩。
  
  挥毫泼墨,在宣纸上写一阕临江仙:
  
  缺月悬檐窥帝阙,寒砧敲碎更筹。剑鸣匣底四十秋,严霜凋碧树,孤影照吴钩。
  
  欲补金瓯承旧诺,何须麟阁封侯?甘霖须向地龙求。张公江陵土,今作补天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