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114章、窥天神镜

第114章、窥天神镜

第114章、窥天神镜 (第1/2页)

朱慈炅南巡第一日非常缓慢,天没亮出宫,上午就上船,晚上还在通州。最后被迫下船,要在潞河驿住一晚。
  
  朱慈炅深深体会到了大明皇帝的身不由己,说好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呢?
  
  无聊等待中,朱慈炅召见了通州督粮官王家祯。
  
  历史上此人此时应该因为宁远兵变被牵连削籍罢官。多年后起复为兵部侍郎,接替卢象升镇压叛乱,又被当年宁远兵变罪首之一的左良玉等人挖坑,没干多久再被罢。
  
  甲申时,他拒绝了李自成的官位,与儿子一起自尽殉国,算是一个“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人才。
  
  朱慈炅早已经不记得这种小卡拉米,但他的官职牵扯到京师甚至整个边军的粮储安全,属于相当关键的人物,所以得到召见。
  
  通州这个督粮官实际就是通州巡抚,但天启二年不知何故罢了这个职位。在此时的大明,这个职位其实相当重要。王家祯身上不仅是右副都御史,还有户部侍郎的加衔,已经算是大明重臣。
  
  历史上这个位置相当危险,因为朱慈炅的五叔没粮了就找这个官的麻烦。王家祯之后除了孙承宗短暂兼过,此职就成了重臣们避之不及的瘟神之位。
  
  不过,这次的宁远兵变,跟钱粮的关系没有那么大,虽也有人弹劾过王家祯,但朱慈炅对所有弹章的处置非常奇葩,弹人的通政司就过不了。
  
  离京前,白发苍苍的右都御史曹于汴专门为此事找过两次朱慈炅,什么祖制,堵塞言路,因噎废食之类。反正就算你老爸是被弹章气死的,你也不能不看弹章。要不是朱慈炅实在太小,曹于汴实在太老,朱慈炅都有一种要暴打老流氓的冲动。
  
  不过,现在好了,有五叔专门看,满足了二曹变态的怼人心理。虽然信王处置不了,他的五叔惹急眼了真要揍他。
  
  瑞王爷严格执行皇帝说的一切人事变动都需要内阁太后一致同意,让信王先搞定内阁和张太后,这让信王爷十分苦恼大明现行决策体制的创新僵化和新鲜腐朽。
  
  王家祯见过好几次朱慈炅,太子时就见过了,但单独觐见还是第一次,况且,翁鸿业也在。进屋之前,再次整理官服,调整呼吸,清理嗓子。
  
  王家祯背靠的朝中大佬是他的同年张瑞图张阁老,那可是帝师。只要张阁老在皇帝面前提起过自己的名字,自己又给皇帝留下个好印象,那么一部尚书也不是不可求。要知道,小皇帝可是能甩开内阁直接任命尚书的强硬小皇帝。
  
  一身蟒袍的田维章出来传他了,王家祯深吸一口气进到房间,只恍惚看见上首坐的龙袍小孩就大礼参拜。
  
  “臣户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督通州漕粮储运王家祯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慈炅已经被皇帝出巡的大礼节和大明官员的办事效率折腾了一天,精神有些不济。
  
  “平身,王卿请坐。”
  
  王家祯起身,心中窃喜,有座。抬头时才看清屋中还有徐光启和周登道,又躬身施礼,才小心的在旁边空出的一张椅子上搭了半边屁股。
  
  “王卿,朕刚刚看过仓储数据,南仓空的就不说了。西仓和中仓加起来还不到60万石,如果朕没有记错,北京月耗二十五万石,辽东、蓟镇、宣府月调八万三千石。也就是说,你这里的粮食只够一个多月?”
  
  朱慈炅还记得宫中数据,永乐年间通州一仓之储就高达一百余万石,通州三仓设计是三百五十万石,便是万历年间也有二百六十万石的记录。
  
  这个差别太吓人了,让朱慈炅竟然想到了这是不是李自成切断漕运后的数据,脊背都有些发凉。
  
  王家祯喉结微动,信心满满,小皇帝问数据,一知半解的。当即开口解释:
  
  “陛下,北京月耗二十五万石实际耗不了这么多的,主要是官员俸禄消耗,这与实际消耗是有多余的。便是发二十万石除了官员不满,诸王勋贵着急,实际也没有问题。另外上个月臣这边是发的三十万石,宝源收走了部分,北京也还有仓储,半年内是绝对安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