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海边展望》(下) (第1/2页)
那声呼唤并非来自意料中的梁文昌主任,而是一个略带气喘却充满活力的女声:“修文老师!诗娴!可算找到你们了!”
武修文和黄诗娴同时回头,只见郑松珍正沿着沙滩深一脚浅一脚地跑来,脸上红扑扑的,手里还晃着一个保温盒。“梁主任说他自行车链子掉了,正在后面捣鼓呢,让我先把这‘战略物资’给你们送过来!说是看海费脑子,得补充点能量!”她跑到近前,将保温盒塞到黄诗娴手里,挤挤眼睛,“喏,林小丽老师特制银耳莲子羹,清心下火,最适合某个需要‘压惊’的人咯!”
这突如其来的插曲,瞬间冲散了方才那近乎告白边缘的紧张气氛。武修文和黄诗娴对视一眼,都有些哭笑不得,但心底那根紧绷的弦,却因这熟悉的、带着烟火气的关怀而真正松弛了几分。
“郑老师,你也太夸张了。”黄诗娴接过还有些温热的保温盒,嗔怪地瞪了郑松珍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弯起。
“我这是贯彻领导指示,关心同事身心健康发展!”郑松珍理直气壮,然后凑近黄诗娴,用武修文也能听到的“悄悄话”说,“怎么样,这地方不错吧?我就说嘛,有什么烦心事,来海边吹吹风,看看这望不到边的大海,啥坎儿过不去?”
武修文看着郑松珍明朗的笑容,和保温盒里晶莹剔透的羹汤,心中暖流涌动。这些同事,这些朋友,她们用这种看似不着调却又无比贴心的方式,告诉他,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谢谢,郑老师,也替我谢谢小丽老师。”武修文真诚地道谢。
“客气啥!咱们‘国际厨房’的优良传统不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郑松珍大手一挥,然后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哎呀,梁主任那老胳膊老腿的,别真让自行车给难住了,我得回去看看!你们慢慢欣赏‘海景’,寻找‘教育灵感’啊!不用急!”说完,也不等两人反应,又风风火火地沿着来路跑了回去。
经过郑松珍这么一打岔,气氛反而变得更加自然。武修文和黄诗娴坐在温暖的礁石上,分享着那盒甜润的银耳羹。甘甜的滋味从舌尖一直滑到心底,仿佛真的带走了一些焦躁和不安。
吃完羹汤,两人并肩坐在礁石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海鸥在天际盘旋,发出悠长的鸣叫。夕阳开始西斜,将天空和大海染成了温暖的金橙色。
“修文,”黄诗娴轻声开口,打破了宁静,“别让明天的事,压垮了今天的自己。”她的声音柔和却充满力量,“你还记得你刚来海田的时候吗?面对那么多质疑和困难,你都没有退缩。你用你的课堂,你的认真,一点点赢得了学生和同事的尊重。这一次,也一样。”
武修文默默地点了点头。是啊,当初语言不通、被林方琼老师等资深教师观望质疑的日子,不比现在轻松多少。是李校长的信任,梁主任的支持,还有……还有身边这个女孩从一开始就毫无保留的善意,支撑着他一步步走过来。
“其实,”武修文深吸一口气,终于决定更深入地敞开心扉,“我对自己的人生,是有规划的。”他的目光变得悠远而坚定,“我打算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彻底在海田小学站稳脚跟,不仅要把数学教好,我还想尝试把数学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就像有的老师在做项目式学习一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用处和乐趣。我还计划攒点钱,参加在职研究生的进修,系统学习教育理论……我不能一辈子只做个代课老师,我要成为像李校长、梁主任那样,真正有力量去影响和改变一些事情的教育者。”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向别人袒露自己的职业抱负。这些想法在他心里酝酿了很久,却因为现实的种种压力而深埋。此刻,在这片开阔的大海前,在黄诗娴鼓励的目光下,它们自然而然地流淌了出来。
黄诗娴专注地听着,眼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她认识的武修文,不仅仅是那个生活上需要人照顾、情感上有些迟钝的大男孩,更是一个有着清晰头脑和坚定理想的优秀教师。“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她由衷地说,“你的课本来就很有想法,学生们都喜欢。如果你需要什么帮助,比如资料啊,或者想和谁交流探讨,我都可以帮你留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