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兵临天启 (第1/2页)
噬魂渊顶的晨雾还未散尽,楚惊风已踏上魂火大道。十万英灵紧随其后,玄铁甲胄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残破的楚字旗被山风扯得猎猎作响。当他们走出那片笼罩三百年的阴霾时,守在渊口的楚军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是少主!少主带着先祖回来了!”
楚惊风抬头望去,漫山遍野的黑龙旗正在朝阳下舒展。副将秦风策马奔来,看到英灵方阵时骤然勒马,惊得胯下战马人立而起:“少……少主,这些是?”
“三百年前的楚家军。”楚惊风按住眉心,那里还残留着龙魂入体的灼烫,“传令下去,全军拔营,目标天启城。”
秦风虽满心震撼,却依令行事。号角声在山谷间回荡,黑压压的楚军如同潮水般向着东方推进。英灵们的魂火在阳光下微微黯淡,却依旧保持着整齐的队列,与现世的军队并肩而行。楚烈将军策马来到楚惊风身侧,断枪上的红缨早已化作魂火,却比任何旌旗都更能提振士气。
“少主请看,”老将军指向远方,“那道横亘天际的紫雾,便是天启城的护城结界。赵氏皇族以九龙锁天大阵为基,三百年间不断加固,寻常军队根本无法靠近。”
楚惊风眯起眼睛,果然看见地平线上浮着一层淡淡的紫霭。他突然想起祖母消失前的眼神,那里面除了欣慰,似乎还藏着一丝忧虑。正欲细问,却见前方斥候策马回报,红旗在马鞍上剧烈摇晃——这是发现异常的信号。
“启禀少主,”斥候翻身跪地,声音带着颤音,“前方三十里的望北城……空了。”
楚惊风勒住缰绳,心中咯噔一下。望北城是天启外围最后一道屏障,常驻守军五千,怎么会突然空置?他策马奔至城门前,只见吊桥平放,城门大开,街道上积着薄薄一层尘土,却连半个脚印都没有。最诡异的是各家店铺,酒旗还在风中摇晃,柜台上的铜钱码得整整齐齐,仿佛主人只是暂时离开。
“不对劲。”楚烈将军突然勒住马,断枪直指城中心的钟楼,“那里有怨气。”
楚惊风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钟楼顶端的铜钟正无风自动,发出沉闷的嗡鸣。他翻身下马,缓步走进最近的绸缎庄。柜台后的账本摊开着,墨迹还未干透,砚台里的墨汁却已凝固成块。突然,一阵风吹过,账本哗啦啦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用鲜血写着三个字:“粮……没了……”
“粮?”楚惊风猛地转身,“秦风,查附近粮仓!”
半个时辰后,副将面色惨白地回报:“少主,方圆百里的粮仓全空了。不仅如此,水井里的水都……都变成了血水。”
楚烈将军突然低喝一声:“不好!赵乾渊这是要坚壁清野!”老将军的魂火剧烈跳动,“他知道硬拼不过,就想困死我们!天启城内存粮充足,外围却一粒米都不留,这是要逼我们在城下耗尽粮草!”
楚惊风走到城墙上,望着通往天启的官道。那里空荡荡的,连只飞鸟都没有。他突然想起第三十一章苏霓裳逃走时的眼神,那里面除了怨毒,似乎还有一丝怜悯。难道她早就知道?
“少主,”秦风递过来一封箭书,是在城门口的箭垛上发现的,“上面只有一句话。”
楚惊风展开信纸,赵乾渊那扭曲的字迹跃然纸上:“楚惊风,尝尝三百年前你祖父尝过的滋味。这天启城,便是你的噬魂渊。”
“卑鄙!”秦风怒不可遏,拔剑便要劈碎信纸。楚惊风却按住他的手,指尖划过纸上的墨迹——这墨水带着淡淡的龙涎香,是皇室特供的朱砂墨。看来赵乾渊是算准了他会取道望北城。
“传令下去,”楚惊风将信纸揉成碎片,“全军加速前进,在天启城外十里扎营。另外,派五百精兵分散寻找水源粮草,切记不可扰民。”
“少主,”楚烈将军突然开口,“末将知道一处隐秘粮仓。当年九皇子送家眷出城时,曾留下一幅舆图,标注着赵氏皇族的私库。”老将军的魂体微微闪烁,“只是那地方……在万兽山的地界。”
楚惊风心中一动,万兽山与皇室素来不和,苏霓裳又突然出现在噬魂渊,这其中定然有关联。他想起那枚刻着“苏”字的玉佩,难道万兽山早就和赵氏有勾结?
“不管在哪,”他翻身上马,“先找到粮草再说。”
大军行至天启城下时,已是三日后。楚惊风勒马立于山坡之上,看着那座被紫雾笼罩的雄城。城墙高达百丈,青砖上爬满了青苔,隐约能看见垛口后闪烁的甲胄寒光。最令人心悸的是城楼上的九龙旗,九条金龙在风中翻滚,旗面猎猎作响,竟隐隐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让城外的楚军感到莫名的压抑。
“报——”斥候连滚带爬地冲上山坡,“启禀少主,城门口发现……发现了望北城的百姓!”
楚惊风心中一紧,策马奔至阵前。果然看见数百名百姓被铁链锁着,跪在城门外的空地上。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脖子上的铁链连着城门上的铁环,像是一串待宰的牲口。城楼上突然传来赵乾渊的狂笑:“楚惊风,看见这些人了吗?他们都是望北城的子民!你若不退兵,本王就每天杀十个,直到你滚出天启地界!”
人群中突然响起孩童的哭声,一个妇人抱着孩子朝楚军方向哭喊:“楚将军救救我们!赵乾渊疯了!他把全城的粮食都运进了皇宫,还说要让我们当诱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