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天幕放映:现代生活震撼古人! > 第66章 【抡语】

第66章 【抡语】

第66章 【抡语】 (第2/2页)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你学习我的武功,却不学习我的思想就会迷茫,你学习我的思想却不学习,我的武功就会被人锤。”】
  
  「好一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翻译我可太喜欢了。」
  
  「孔子脱掉上衣,后背的肌肉显现出一个德字,双肩的肌肉各显现出一个才字,这便是传说中的德才肩背。」
  
  「你才是天赋型选手!」
  
  「一分为二,是为仁。
  
  锤头入腹,是为义。」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你的观点和他不一样,就不要跟他逼逼赖赖了,直接抽他,懂了吗?”」
  
  「可是现在打人要赔钱。」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你爸妈在家,你跑再远也没用,跑了也我有办法把你抓回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三个人一起出行,若是加上一个我,那就相当于一个师的战斗力!」
  
  「一个师可是有1万人以上,孔子牛逼呀。」
  
  「老子:三千弱水,只取一瓢。
  
  意思是:你三千个弟子弱的像水一样,老子能在这3000人中取你项上人头,将你开瓢!(狗头)」
  
  「老子:“你以为我凭什么在孔子面前自称老子啊?”」
  
  ……
  
  万朝观众。
  
  无数平民百姓在此时都看到了这些《抡语》翻译。
  
  一个个的恍然大悟。
  
  在其中一块天幕下,一名老汉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
  
  “哦,原来这就是子曰呀。以前俺遇到那些读书人的时候,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子曰子曰,圣人云什么的,原来圣人所要教导世人的是这么个道理呀!”
  
  身旁,另外一名老汉也认同的点着头:“是啊,这些道理明明都挺好懂啊,真是不明白村里的张秀才怎么老是说读书难读书难,我看这意思不就挺简单吗?”
  
  老汉在说话时,殊不知张秀才就在他的身旁听着。
  
  这些话,让他面色涨红。
  
  “才……才不是这样的,你们都误会了!孔子他老人家说要表达的意思才不是这样的!!”
  
  “这些内容明显是后人故意曲解的!”
  
  “好比‘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真正意思是‘早晨领悟到了人生的真理和理想境界后,即使晚上就会死去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啊,是这个意思吗?”老汉挠挠头。
  
  “可是天幕上也说了《论语》是因为在古代不适合管理百姓,所以被有心之人恶意曲解了它真实的意思……所以有没有可能你学的《论语》才是假的呢?”
  
  身旁一个年轻人突然插嘴:“对呀对呀,可能你学的才是假的。”
  
  “我觉得上面天幕解释的才是对的!好比‘你爸妈在家,你跑再远也没用,跑了也我有办法把你抓回来’
  
  多有道理的一句话。
  
  隔壁村的那个恶霸为什么大家都不敢惹他?就是因为他力气大还能打,只要有谁敢惹他,谁家里就得遭殃吗?”
  
  “……”
  
  张秀才面色扭曲,无话可说。
  
  ……
  
  大秦。
  
  嬴政的眼睛,瞪的像两颗剥了皮的荔枝一样大。
  
  这些抡语解释。
  
  跟他印象中的论语意思完全不一样!
  
  莫非……这些才是真正的论语!?
  
  后人在后世发现他们的真正寓意。
  
  并且奉之为真理,付出行动!
  
  才能把自己的国家打造成如此强大!?
  
  想打谁就打谁!
  
  嗯,这么一想,嬴政就能带入孔次郎,理解那种纯粹力量的爽感了。
  
  “来人,速速将这些《抡语》抄录下来,以供我大秦学子教学!”
  
  ……
  
  大汉。
  
  “荒谬!荒唐!简直一派胡言!!!”
  
  董仲舒在朝堂之上已经被气得出吹胡子瞪眼了。
  
  之前看到关于孔子的人物解释时他就已经忍不住了。
  
  此刻再看到这些论语内容被后人恶意篡改。
  
  他更是无法忍受。
  
  破口大骂。
  
  “圣人之言,之所以能够流传万世,是因为那都是些经久不衰的名家经典道理,可看看这些后人都把它曲解成什么样了!!!”
  
  汉武帝瞧着他那副气急败坏的模样,笑了笑。
  
  捋着胡子说道:
  
  “董卿也别那么生气嘛,这些《抡语》内容明显是后人恶意编撰,不过倒也不是不无道理。”
  
  “朕也确实想早上打听到匈奴人的去路,晚上就把他们给灭了。”
  
  董仲舒:“……”
  
  ……
  
  大明。
  
  朱元璋此时的脸色也不是很好。
  
  他之所以喜欢《论语》就是因为他的理念很适合治国。
  
  可现在经过天幕这么一播放,想必他大明百姓人人都已经看到!
  
  以后再进行论语教学变得困难事小,就怕有哪些不明真相的平民百姓信以为真,奉之为真理从而闹起事端来,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这《抡语》究竟是哪个不学无术的混蛋写出来的?”
  
  “若是让咱知道了,咱非得把你大卸八块不可!”
  
  楚汉年间。
  
  项羽若有所思。
  
  “身高2米2,力能举城门,原来这孔子的力气这么大呀?”
  
  “就是不知道和我相比孰强孰弱?呵……想来是不如的,毕竟‘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可是后人对我最大的认同。”
  
  大宋。
  
  宋仁宗看着天幕上对孔子的介绍,感觉自己有点被说服了。
  
  问起下方的范仲淹。
  
  “范卿,你说这《抡语》会不会真是孔子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呢?我们现在所学的《论语》其实才是假的?”
  
  范仲淹:“绝无可能!”
  
  宋仁宗:“那他们为什么要篡改圣人之意?”
  
  范仲淹想了想,最终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我想应该是为了寻开心。”
  
  “……官家,古往今来的任何一个朝代,如果有谁想要篡改圣人之意,那么在我们看来都是极其大逆不道的行为,可在后世不同,他们说话的语言可以更自由,思想也没有束缚,自然会衍生出各种奇思妙想。”
  
  “再加上饭饱思淫欲,他们会想去寻找一些乐趣来弥补自己除了吃饭以外的快乐,也属正常。
  
  这种把论语改编成抡语的恶搞和之前所看到的地狱笑话应该是一样的,是一种能够让他们达到乐趣的……整活。”
  
  范仲淹想起了后人们经常提起的一个词汇。
  
  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了一下这种行为。
  
  “所以……他们整活,是因为吃的太饱了?”
  
  “……恐怕是的,陛下。”
  
  宋仁宗无语了。
  
  除了无语,也没有其他的词汇能够表达他此时的情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