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听着还行?可真拿在手里,那叫一个寒酸!! (第2/2页)
饶是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这十大帝王之第十名,雍正实至名归!
自古不乏试图改革的帝王。
可能真正做到的寥若晨星,能做到好的更是凤毛麟角。
而雍正仅在十三年间,便让清朝焕然一新,不得不说厉害。
……
洪武时期!
“明清以来唯一成功反贪的皇帝?!”
老朱看着天幕这句话,只觉扎心。
怎么?!
难道他老朱整治贪官的努力,都被抹杀了吗?!
众所周知,他最痛恨的便是那些榨取民脂民膏的贪吏!
这种败类,理当就地正法!
元末时,朝纲混乱,多少官员借机搜刮百姓。
无数人因此家破人亡、走投无路。
连他朱元璋的父亲,也未能幸免。
也正因这段惨痛经历,老朱对贪官的痛恨入骨。
因此他登基后,整肃贪官成为头等大事!
他对贪官的恨意,甚至直接写进了大明律。
其中明文规定:贪污六十两,立斩!
事实上——
洪武年间对贪腐的惩罚,可谓古今罕见!
不仅为贪官量身定做了一整套堪比炼狱的酷刑。
而且还是无上限的!
无论你是封疆大臣,还是皇亲国戚。
只要被老朱揪出来,照样人头落地!
多少血淋淋的脑袋滚落尘埃。
就连亲家,他朱元璋也绝不手软!
每逢处决贪官,他还要命令各地官员必须到场观摩,回去之后还得写上八百字的心得体会。
可让老朱纳闷的是,贪官似乎像是瘟疫一样。
这一批砍了,下一批立刻又冒出来。
咋回事?
难道这些人都是不怕死的?!
究竟是他们对银子太过痴迷,还是老朱的刀砍得不够快?!
怎么总有人前仆后继往刀口上撞?
反倒是雍正在反腐一事上,竟能取得不小成效。
这让老朱都不禁刮目相看。
朱标望着父皇,心头微微一动。
其实他早就想就此事与父皇沟通,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
此刻借着天幕的契机提出,正合适不过。
“父皇律令森严,从不容忍贪墨,连一粒沙子都不肯放过。”
“但孩儿想问一句,如今大明官吏的俸禄,是否太过低微?”
“官员养家不易,生活艰难,迫不得已伸手贪墨,一旦开了口子,便难以收束,越贪只会越深,越贪只会越烈!”
“……”
朱标的话声刚落,奉天殿里的群臣几乎都忍不住落泪。
刘伯温等人心中大呼:好太子!
终于有人替他们说出了压在心里的实话!
陛下!
人不是天生爱贪,实在是因为你给得太少了啊!
洪武时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惩治贪官之狠,律法之严,前无古人。
二则是官员俸禄之低,几乎难以糊口!
就说正一品大员,每月也不过八十七石粮。
一年算下来,也就是千余石。
若折算成银子,顶多也就一千两出头。
听着还行?可真拿在手里,那叫一个寒酸!
换做寻常百姓,一年能挣上千两,做梦都得笑醒。
可他们可是大明堂堂正一品大员啊!
拿着这样的俸禄,说出去都让人觉得丢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