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请王妃为丁都头做媒 (第2/2页)
林寒酥拖着丁岁安去妆奁前坐了,将他昨晚拱乱的发髻打散,重新梳理罢,在头顶挽了一个简单利落的发髻,以嵌宝银冠固定。
接着从衣桁取下了熨好的大红金绣箭袖衫,帮丁岁安套在了身上。
这件衣服早就做好了,但丁岁安一直嫌大红色骚包,没穿过。
今日场合隆重,可算有了用武之地。
林寒酥帮他系好肋侧紟带,又俯身双臂环上他的腰,束好一条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再拿一件石青团花缎褂为外罩。
最后那双青缎粉底小朝靴,丁岁安终于没让她帮着穿。
片刻后,收拾停当。
林寒酥后退两步看了看。
但见烛光下,大红色箭袖衫上的金线纹漾着流光,愈发将小郎衬得清朗如玉。
眉目疏朗,鼻梁高挺,唇色天然微红,仿佛画中走出的翩翩少年郎。
既有书香清贵,又不失武将英挺。
林寒酥越看越心喜,忍不住上前,踮脚在丁岁安面颊‘啪叽’了一口。
辰时。
两人分别从自家出门,汇合后,一同前往紫薇坊兴国公主府。
林寒酥乘车,丁岁安骑马。
这是回到天中后两人首次一同出行,并且,是光明正大的。
兴国公主府。
大早上,门房内便坐了一堆身穿青色、绿色朝服的官员。
大吴官员三品以上为紫、四五品为绯、六七为绿、八九为青。
虽然在座的品阶都不高,却能窥见大吴皇帝对兴国宠信之盛
皇嗣府上,整天有一群官员等待接见,很难不引起猜忌。
公主府能有此时景象,想必是皇帝常年放权于她,官员揣摩出了上意,才敢如此。
丁岁安入内时,门房内的官员先是齐刷刷站了起来,随后看清他身上的红衣并非朝服,才重新坐了下来。
因为这个小插曲,不少人在悄悄打量这个年轻人。
一名约莫三十来岁,面容清癯的绿袍官员看向他时,两人视线偶尔交汇。
绿袍官员并未移开目光,反而先笑着拱手道:“敢问,可是刚从兰阳归来的丁都头?”
这一声,引起了所有的人注意。
“正是在下,不知这位大人是.”
“本官虞衡清吏司李瀚,久仰丁都头大名.”
李瀚笑容和煦。
丁岁安却觉着这个名字好熟悉.
哎哟,这不是二姐夫么!
“昭武校尉、朱雀军骁骑丁都头可在?”
正想回话,忽有一名太监尖声唤道。
这是要召他拜见了。
丁岁安朝李瀚拱了拱手,转身随太监离去。
他一走,门房内窃窃私语。
“他便是南征中孤胆救人、横穿重阴山归国的丁岁安啊?”
“在兰阳诛妖的是他?”
“我还以为会是个膀大腰圆的莽汉,没想到这么俊逸.”
“这位丁都头可不单单是个军汉,听说他还是文律两院的供奉!”
“供奉?那必然精通词律了,怎会从了军?”
一名同僚见李瀚方才和丁岁安搭了话,主动凑了过来,“李大人,你和丁都头熟识?”
“张大人我和丁都头并不熟悉。”
李瀚瞧对方似有难言之隐,不由关切道:“张大人可是有事?”
那张大人颇为无奈的一叹,低声道:“我家小女,前两日看了本叫做《红蛇传》的闲书,却不知发了哪门子疯症,连日茶饭不思,口口声声要见丁郎李大人若与他相熟,便帮忙牵个线,讨个八字,算上一算。”
李瀚大感意外,这位张大人的七品官虽说在天中不算个啥,但找一个军汉做女婿,仍是正儿八经的下嫁了。
“张大人,这合适么?”
那张大人回头看了眼议论纷纷的同僚,低声道:“有甚不合适的?咱们这么多人在这儿等着,殿下却先召见了他,依我看啊,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像他们这种低级官员,要想投资潜力股,必须趁着对方身份微寒不然,以后哪能轮到的他?
并非说丁小郎帅的迷晕一堆老丈人,而是他这个年纪,一未娶,嫁过去必是正室大妇、二是接连立下大功,三则已入了贵人法眼.乘风而起之日似乎已在眼前,自然值得搏一搏。
李瀚明白了对方的心思,不由认真想了一下。
他一儿一女年纪都还小的很,自然没这方面的打算。
如果能撮合张大人的好事,一方面得了他的人情、另一方面也可借红娘身份和这名青年才俊搭上关系
咋算都不亏。
“张大人,此事我帮你问问吧.”
“哦?方才李大人还说和丁都头不熟,呵呵。”
“我的确和他不熟,但他以前在兰阳王府做过侍卫,张大人知道,拙荆和兰阳王妃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有这层旧属的关系,若请兰阳王妃说媒,想必丁都头会认真思量”
“哈哈~那就劳烦李大人、劳烦王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