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净街银 (第2/2页)
今早,孙儿想吃饼,婆娘不舍得,最后饼没吃到嘴,还挨了一顿打。
一上午了,想起这事,心里仍不是个滋味。
他打定主意,今晚说甚也要留下两张饼,回家便说没卖出去,给乖孙解解馋.
正东想西想,余光忽然瞧见一道狗狗祟祟的身影坐在了摊位后的破桌旁。
“老李,两张胡麻饼、一碗炒凉粉~”
“哎呀!恨天无环、恨地无把、独闯虎穴.”
“别嚷嚷了!前几天要不是你这一嗓子,老子能被围半晌午?”
丁岁安扯着衣领遮着脸,低声抱怨。
前几天,丁岁安休沐结束,回军巡铺当值。
到了地方一看,军巡铺外围满了年龄各异的妇人、书生打扮的少年学子,当时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可在旁边摆摊的李四看见了他,猛地嚎了一嗓子,‘这不是你们要找的恨天无环~’一大串前缀之后,便是‘丁岁安丁都头么!’
“这便是丁水安丁都头?”
“丁郎~”
当时那个场面啊.丁岁安只在前世遇上大爷大妈抢特价鸡蛋时见过。
这回,他就是鸡蛋。
反正当他逃出包围圈时,跑丢了一只鞋、身上的衣裳也被扯烂好几个口子。
吓得他请了好几天病假,没来上值。
“老规矩,一碗粉,两张饼。”
“好嘞~”
李四手脚麻利的准备餐食,丁岁安默默打量起斜对面的霓霞缎庄,穿了身黑绸金钱纹长衫、在外迎来送往的,是店铺明面上的东家.许嫲嫲的侄子许四多。
店铺临街两层,后边还有两进宅子,后宅留有侧门。
和军巡铺后门仅隔一巷。
果然啊,情欲才是激发人类行动力、想象力的第一要素。
‘笃笃笃~’
正浮想联翩之际,却见李四摊位前晃晃悠悠行来三名大汉,其中貌似领头那人,敲了敲李四的案板,自己伸手从饼筐内拿了张胡麻饼叼在嘴里,饶有兴致的侧头看向刚开业的霓霞缎庄。
明明已是凉爽秋日,三人却袒胸露臂,唯恐旁人看不见他们裸露的胸前大臂上那下山猛虎刺青一般。
李四连忙打开钱匣,整理出几张小额银钞递了上去,躬身赔笑道:“三爷,这月的净街银”
唤作三爷那汉子拈指数了数,淡淡‘嗯’了一声,嚼了两口胡麻饼,对身后两名跟班道:“老李的胡麻饼味道不错,再拿上几个,给弟兄们捎回去。”
两名跟班上前,在饼筐内各掐了十余张,原本摞成小山的胡麻饼,瞬间剩了没几张。
李四看得直肉疼,却还是赔笑道:“多拿些,多拿些,三爷爱吃,是小的福分~”
“你这老货,倒是有眼色,哈哈~”
三爷正要转身离去,却见摊位后站起了一名用衣领遮了脸的年轻人,当即顿住脚步,似乎是在等这位年轻人多管闲事,他好活动活动筋骨似得。
可这下,却把李四吓的不轻,连忙回身拉住了丁岁安,低声哀求道:“莫生事,莫生事,老汉我吃罪不起.”
三爷见年轻人在李四劝说下,又坐了下去,这才皮笑肉不笑的呵呵两声,走向街边蔡记胭脂铺内。
“老李,这谁啊,你至于怕成这样么?”
丁岁安看着几人的背影,李四却道:“丁都头他们若知晓都头身份,自然不敢对您怎样,但小老儿这糊口的小摊就要遭殃了.”
“这净街银是什么讲究?”
“咱也不晓得,反正已收了好些年了。”
说话间,丁岁安瞧见那三人从蔡记胭脂铺内大摇大摆走了出来,胭脂铺掌柜还亲自送了几步。
看样子,这家胭脂铺给净街银给的也很爽利。
丁岁安不由惊讶,蔡记胭脂铺的幕后东家在景州为地方官,虽不是朝廷大员,总归有官身,竟也心甘情愿被泼皮讹诈?
怪不得李四对他们这般畏惧这伙人,绝不是一般泼皮。
“老李,沿街店铺每月交多少净街银?”
“那老汉便不清楚了,好像根据店铺大小、每月流水来算的。”
“那你这小摊每月交多少?”
“每月一两五钱银”
“这么多?剩下的钱还够你一家糊口?”不怪丁岁安错愕。
禁军普通士卒才一两八钱银,这都快抵上月饷了。
“嗐!少嚼两口不就是了,这繁华天中还能饿死人?”
正在揉面的李四回头向丁岁安说起这事,竟还笑了起来。
也不知该夸他乐观,还是该说他麻木。
李四说罢,无意间瞥到所剩无几的饼筐
大约是觉着今晚又不能给孙儿留胡麻饼了,蓦地眼睛一涩,赶紧低下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