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杨戬拜访,再斗法 (第1/2页)
只见曹空化为一老叟,行于玄元的必经之路上,欲劝玄元归山重修。
老叟凭空虚握,笑道:“现。”
即握得铁杵一根,此为无中生有,看得暗中的太白金星大惊失色。
若是寻常修行人,看曹空此举,当以为是法力神通,可太白金星不同,他之眼界何等宽广。
观得曹空此手段,非是以法力神通向天地中取,而是以一“道”,向无中取。
只见他面容错愕,那双向来温和睿智的眼眸深处,掀起滔天狂澜,竟忍不住喃喃道:
“无中生有,言出法随?”
一瞬间,太白金星感到自己发现个不得了的事情,他相伴玉帝无数载,自知大天尊言出法随之能。
好似春风化细雨,从不显波澜,可却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凡其所言,皆会成真,
而如今曹空竟也有此之能,一瞬间,太白金星思绪百转,继而沉默,决定不再深思此事,当行顺其自然之理。
嗯~这是体制内一个老星官的个人修养,不该猜的不能乱猜。
遂见曹空将手中铁杵,于河边石上磨来磨去,不多时,玄元下山看到此幕,觉得奇怪,想了想,向前问道:
“不知老者为何于此磨铁杵,有何用意?”
曹空笑道:“乃因我家有女,向我讨绣花针一用,家中无有绣花针,故欲将铁杵磨成花针。”
玄元摇头道:“此举何等不智,铁杵何日能成绣花针。”
曹空微笑:
“我亦知此举甚难,只是我既行此事,当不可半途而废,料想耐心去磨,则必有功成之日,想来昔年愚公移山,其心应与我同。”
玄元沉思,又不禁念想自己下山之举,遂拱手拜曹空:
“我修道二十余年,自以为道心坚固,今日,乃被老者上了一课,于此多谢。”
曹空“惊”道:“我闻太和山上,有一道人,风吹雨打不动其志,更降龟蛇二妖,保一方平安,可是你。”
“正是。”
“那如今你欲何为?”
“复入山中,修行大道。”
话语落定,曹空微笑:“大善。”
说罢,化作清风,寂然不见,留下先是一脸错愕,而后若有所思的玄元。
······
“此番多谢真君了。”太白金星谢过旁侧曹空。
曹空笑道:
“此小事尔,星君无须挂在心上,昔年我亦应许佑圣真君,护其转世身,此乃我分内之事,且纵然无我,玄元顶多生些波折,便会复回山上。”
太白金星微笑,知曹空有功却不居功,乃是世事洞明,人情达练之人。
笑道:“玄元道心坚固,我亦好回天向陛下禀告,真君可有闲暇,去我府中一坐。”
曹空婉拒:“如今得观阳之天门,当以其为重,他日定登门拜访。”
太白金星闻言,不多强求,拱手一礼,便驾云回天。
曹空了却此事,亦得轻松,复返旸谷。
东方朔本在静坐修行,直至曹空到来,故意轻咳两声,方忙着取出闲书。
曹空微微一笑,静观扶桑树,于每日大日升起刹那间,观想阳之天门。
虽只有一瞬之机,却被他牢牢烙印在心间,观想其上天成的道纹,以全自身。
这一修,既令清明风日日有进,又全了自身之数,乃补泥丸宫中“开天”之符种。
但见此符种,其气息晦涩,无形无象,自然空玄,却又令曹空感,其正在补全,趋向“圆满。”
此符种趋向圆满,亦令曹空感知自身在全面的提升,这甚至让曹空产生一种错觉。
那便是,有朝一日,他若踏遍四大部洲,三界所有,得“全”数,或可能行开天辟地之举,乃开一小天地。
道人目生波澜,遂复去修行。
又半载,一日。
分明是夜半子时,可正在修行的东方朔,却察扶桑古树有风簌簌,有金光绽,乃有一物呈形。
东方朔瞪大眼睛,感其气息,观其形,惊道:“阳之天门怎骤然而现。”
“非真天门也,乃我以清明风凝之,虽有其形,略含其意,不过相差甚远。”曹空的声音响起。
东方朔顺势看去,这才发现,其手上有一天门,其色且青且金,纯粹光辉。
一时间,心神大震,觉曹空神通,简直不可思议。
他交友亦广,平日里也识别得一些掌有风属道法和神通者,可未曾闻有如曹空者,便是那天庭风部诸神,亦是如此。
他心知,曹空恐已由神通入道,其境高渺,故能得几分天地权柄。
忽的,望着眼前的道人,再联想至数百年前,二人初识之景。
东方朔语气感叹万千:“我也曾自诩不凡人物,可在道友面前,却觉黯然失色。”
曹空五指合握,手中天门虚影泯灭不见,他略过此话题,笑道:
“道友太过自谦,不过如今我所求已得,欲离此地,不知道友是去是留。”
东方朔摇头道:
“以往我因自诩得了与天同寿体,故怠慢了修行,如今见道友修持,亦是重拾当年修行心,渐察其中乐趣,
故欲于旸谷之中静修,便不随道友离去了,望道友给我师父带话即可。”
曹空笑而颔首,喜见修行人。
二人躬身相拜别,扶桑古树之中,有金色眸瞳,窥此情景。
······
方丈仙岛之上,曹空正在拜见东华帝君。
这位东华帝君,什么都没说,便允他参悟阳之天门,此为情分,如今他要离去,于情于理皆需拜辞。
东华帝君笑道:
“我的徒儿,一个个向来惫懒,我多有劝诫,却皆无用,如今倒是托你的福,竟让其重拾修行心,愿其多有坚持。”
曹空笑而颔首,东华帝君又执意留于方丈仙山之中,其盛情难却,曹空留之。
此间,常观仙道气象,此道有仙家众多,多为群仙不愿升天者,皆往此受太玄箓,曹空游览胜景,亦是惬意自在。
数月之后,拜辞东华帝君,归隐雾山中。
如今八风神通之中,有三风得大成,曹空欲细细梳理己身道途,整理所得。
他如今所学甚多,乃以八风神通为道途之主,五行大遁为混元之基,空无之悟,无极之道为所求,其余诸神通,多为护道之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