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黄子澄的担心 (第1/2页)
“朱允熥,你选哪一样?”朱允炆自信满满道。
论身手,论力气,他自认比不上小自己一岁的朱允熥。可要论作诗作词,写文章,他敢说十个朱允熥,都比不上自己。
要知道他的文章,他写的字,都得到过皇爷爷、父王、先生们的夸奖。
而朱允熥呢!
只有不学无术、朽木不可雕也等评价。
朱允熥眉头挑了挑,虽然他从系统书里,知道很多名扬后世的诗词,文章,随随便便拿出一些,就能碾压朱允炆,但他却不想用,一来他在宫里是出了名的不学无术,突然变得文采斐然,难以让人信服,而且他也无法解释。
二来朱允炆在他眼里,就是一个废物,即使借用后世那些经典诗词文章,赢了朱允炆,也没什么成就感。
反而有种浪费的感觉。
想着,他淡淡道:“诗词歌赋,能治国吗?与其比诗词,文章,不如来比比身手,就算不上战场,一个健康的身体,也能让你以后做事,事半功倍!”
“允熥殿下,此言差矣!”
朱允炆还没来得及说话,忽然一个声音从朱允熥背后响起。
朱允炆看了过去,带着一点恭敬道:“允炆见过先生!”
“黄先生,允熥哪儿说错了?”朱允熥微微侧身,才看到黄子澄不知何时来到了书房,敷衍似的拱了拱手,才道。
“子澄见过允炆殿下,允熥殿下!”
黄子澄却一板一眼的上前,恭敬的行礼后,才看着朱允熥:“允熥殿下,诗词歌赋虽不能直接治国,但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增长见闻。”
“书读多了,自然能治国安邦!”
“黄先生,不愧是探花郎,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朱允熥笑着称赞了一句,语锋一转又道:“不过书读多了,不一定能治国安邦,也有可能变成书呆子。”
“而且书海无涯,你究其一生能读多少?”
“允熥殿下…”黄子澄皱了皱眉,有些不悦道。
朱允熥知道黄子澄能力不咋地,但嘴皮子很利索,没敢让他插话,继续道:“黄先生,你知道孔子吗?”
“孔子,圣人也!子澄自然知道!”黄子澄狐疑,不知朱允熥为何突然提起孔子。
朱允熥又道:“那黄先生可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凭的是什么?”
“这还用问,自然是学问!”黄子澄理所当然道。
“错,他凭的是强壮的身体!”
朱允熥摇头道:“他若没有强壮的身体,如何能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可能半路上不是病死,就是死于叛乱了。”
“也就不会再有今天的孔圣人了!”
“所以,读书固然重要,但身体更重要。”
“黄先生,你觉得呢!”
黄子澄一时哑口无言,想要反驳,却又无从说起,尤其是他顺着朱允熥的思路,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如果孔子体弱,或者不够强壮,就孔子当时所处环境,不是病死,就是死于叛乱。
倒是朱允炆一阵无语,本以为黄子澄会帮自己的忙,逼朱允熥和自己比诗词歌赋。但他没想到黄子澄这么容易,被朱允熥引开了注意力。
还有朱允熥,读书读的不怎么样,小聪明倒是不少,知道比文,比不过自己,就东拉西扯,引开话题。
想着,他也没兴致和朱允熥比了,岔开话题道:“先生,时候不早了,该读书了!”
“允熥殿下,你今日可要在书房里读书?”黄子澄从善如流的点了点头,看着朱允熥,询问道。
“你忙你们的,我是来送礼的!送完礼物就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