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哑口无言 (第1/2页)
“朕看过程卿的奏章,又听到你的申辩,有一事非常奇怪,还需要王泳你来为朕解惑。”
李世民的语气很是轻淡,似乎只是在闲聊一般。
但是,王泳竟然感觉到恐怖的压力。
现在的感觉,比起当初他被程咬金直接挑飞起来,更加可怖!
“臣,臣,不敢……”
“刚刚你说,不知道太原会不会被强敌包围,会不会等到朝廷援军,所以才需要准备更多的钱粮以备非常之时,对吧?”
“是,臣,臣正是如此说的。”
“你又告诉朕,有你坐镇太原,王氏一族便可以全力配合朝廷之大计,对否?”
“呃,王氏一族自当尽力。”
王泳现在被问得有些莫名,搞不清楚陛下重复他刚刚的话有什么用。
李世民的脸色,却在此时沉了下来。
“那朕便不懂了!既是王氏乐于相助,太原需要存粮,那之前你为太原守将之时,为什么不向王氏借粮,而要抢掠百姓存粮!”
“莫非,你想告诉朕,堂堂王氏的府库之中,竟是没有存粮的吗!”
王泳之前狡辩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的话中存在多大的漏洞和把柄。
现在,他当然不敢说王氏没有存粮……如此戏弄陛下与朝廷,真的会激起陛下的万丈怒火。
王氏组合在朝中地方有自己的影响力,但被抓到明着欺君的把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可除此之外,他要怎么自圆其说?
李世民直接看向李泰:“青雀,你专责为前线大军供应军械粮草,你来说说,王泳之所为,是否有可恕之理?”
李泰神色一震。
便是他反应再慢,也明白父皇的意思了。
他极是后悔刚刚竟然站在王泳的角度,只顾着向父皇告状,说皇兄的不是,不知不觉间却是逆了父皇之意。
他虽然需要王氏的支持,但此时此刻,父皇的意志已经表明了,他绝不可能为了王氏而跟李世民唱反调。
“父皇所言极是,王氏乃是太原之大族,朝廷并无大军新进驻彼处,那么以王氏的存粮,绝对能支撑太原守军之用。”
“既然王氏拥有存粮,那再从百姓家中抢粮,实在是让朝廷丢失民心。”
李泰先是深深地看了王泳一眼,然后换上了公事公办的语调。
李玄素暗喜,明白太子殿下此时乃是占理的一方,就连魏王也无法再挑他的不是。
李玄素和魏征一样,皆是出身河北,跟太原王氏八杆子搭不着边,自然不可能主动替他求情。
反而见到情形开始对太子有利,他立即站出来道:“陛下,事情已经明了,王泳仗着王氏之威不思抵御外敌,反而迫害百姓,以臣看来他不仅是不想动用王氏之粮库,更是要趁机为王氏一族抢夺田产!”
“自前朝之时,每逢外敌入倾,便是这些豪门大族兼并土地的良机,我大唐初建,万事皆要为后世立个模样,像此等行为,万万不能容忍,否则必重复暴隋之鉴!”
大唐初年,各个大臣进谏之时,都喜欢以前朝为例,李玄素之言立即引得众臣附和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