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 第265章 意义莫名

第265章 意义莫名

第265章 意义莫名 (第2/2页)

不过主流观点认为其实和方士没毛关系,秦始皇活埋的就是儒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司马迁的《史记.儒林列传》中有一段写的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要知道在汉代以前,儒生是一种很空泛的定位,其中也包括了术士,就好像说后世的文化人一样,作家、学者、老师之类的,都叫做文化人,儒生那个时候的意思也是如此。
  
  当然,那时候也的确有术士背地里埋汰秦始皇,从说话的口吻和方士来看,的确是儒生,要知道那时候秦始皇的统治方式用的法家的思想核心。
  
  方士也好,儒生也罢,那时候肯定死了不少儒生。
  
  别人的卷子考的是孔门四科之首,以及孔子门下最杰出的四个弟子。
  
  再看韩佑,第一题就很扯,儒学对人性的探讨。
  
  这就是个陷阱题,人有欲望很正常,儒学要人们必须压制欲望,乃至压制人性、天性,用儒学的那一套来压制,说的再通俗点,就是说你不学儒学,你就是畜生,不压抑欲望的畜生。
  
  这让韩佑怎么写,难道写啊啊啊,你说的对。
  
  如果这么写的话,摆明了是要推崇儒学的,和其他儒生一个鸟样。
  
  可要不这么写的话,那就是另类。
  
  其实这个无所谓,就算韩佑敷衍的写上几个字又能怎么样,他本身就不算是儒生,也不推崇儒学这一套,怎么写都无关痛痒。
  
  问题是第二题,说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
  
  这明显是玩人一样,怎么评价,怎么理解?
  
  秦始皇是有功绩的,各朝各代哪个君王没污点,而且这些污点也被有心之人不断“曲解”、修改、流传下来,历史就如同一个任人打扮的充气娃娃,还不是说后世人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而且儒生最擅长干这种事了,从春秋笔法到断章取义,最后直接全文修改了。
  
  如果说焚书坑儒这件事做得对,然后一旦卷子流出,他韩佑,和他韩佑相关的所有人,都别想混了。
  
  韩佑本想走了,可再看向题目,越想越不对劲,这群老登们到底是几个意思?
  
  考题,要写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领悟,自己的见解。
  
  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背后目的,说穿了其实和臣子权利争斗也有直接关系。
  
  李斯和淳于越等人,都是大臣,见了面和杀父仇人似的,淳于越向始皇帝提议,应该依照古法分封诸侯,而不是采用郡县制。
  
  李斯却说这是一种蛊惑人心的做法,不但不应该采用郡县制,还应该把那些记载这种事情的书籍全部给销毁,所以才有秦始皇“焚书”这样一个举动。
  
  事实上,这就是李斯和淳于越等人之间的一场权力斗争,李斯很清楚,如果秦始皇采纳了淳于越的建议,那么秦朝皇室的权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大,那些在秦朝统一战争中取得巨大战功的人也是如此,而提议的淳于越等人,将会真正的左右朝堂,而他李斯的地位也会越来越不稳。
  
  在这种前提下,李斯才给秦始皇出了主意,最终变成了“焚书”。
  
  韩佑再次提起笔,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国子监的这群老登们,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历史真相”,让自己“答卷”,了解自己怎么想的或许不是目的,而是想要告诉自己什么?
  
  “一群老棺材,靠。”
  
  韩佑不喜欢这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暗骂了一声,起身交卷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