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逃生 (第1/2页)
赵九将自己整个人都塞进阁楼的角落里,身子骨已经开始一寸寸地变冷。
背后是冰凉的瓦,瓦上是经年的霜。
头顶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沉甸甸地压下来,压得他胸口闷得生疼。
禁军的脚步声,远了些。
那种靴底钉了铁的沉重脚步,赵九听得真切,那是训练有素的兵卒才会有的动静,带着碾压活物的威势。
他们还在一寸一寸地搜,要把这家小小的客栈翻个底朝天。
赵九心里门儿清,这地方藏得了一时藏不了一世。
得带着杏娃儿走。
他闭上眼等着。
也不知等了多久,他扭动着瘦小的身子,一点点从阁角的缝隙里挪出来。
他停下所有动作,屏住呼吸。
等了许久,没有动静。
他这才松了口气,动作愈发轻柔,一点点将窗户推开一条缝。
冰冷的风裹挟着雪粒和潮湿的霉味猛地灌了进来。
他侧过身,将同样蜷成一团的杏娃儿,从破旧的被褥里轻轻拉出来。
杏娃儿没哭也不抖了。
她睁开眼,眸子在黑暗里有些亮,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赵九。
看了半晌,她才很轻地问了一句:“往后,是不是天天都过这样的日子?”
赵九答不上来。
他只是攥紧了她冰凉的小手。
他全身上下,好像也只剩下这点暖能给旁人了。
杏娃儿便不再问,反手将他的手抱得更紧。
她晓得,眼前这个被爹娘扔下被兄长记恨的少年,是她在这世上唯一的依靠了。
而她好像也是他唯一的依靠。
“咱们要走了?”
杏娃儿把脸埋进他胸口,声音闷闷的:“我拿了那把刀子。”
赵九坐起身,看见她手里攥着一柄匕首,是奶娘那把。
刀身上还凝着暗红色的血。
他没说话,只是沉默地将那只黑铁箱子用布条牢牢捆在背上,然后弯腰抱起杏娃儿。
怀里的姑娘轻得像一捧雪,却也是他身上唯一的重量。
得护好她。
得找到爹娘。
得去长安。
这是赵九心里头最后一点念想,一点奢望。
推开房门,他脚步骤然一顿。
眼前是满地狼藉。
尸体和鲜血已经吓不住这两个刚从鬼门关爬回来的少年人了。
这世道本就是拿人命和血水和成的烂泥地。
七八具尸体横七竖八地倒着,两三只嘴角沾血的野狗,还有两个瞧着年纪不大的孩子,正弓着身子趴在尸身上,大口撕咬着什么。
赵九一步步走下楼。
这县城说到底,不过是比村子里多了几栋能遮风挡雨的屋子。
官兵如蝗虫过境,除了刮不走的人命什么都留不下。
两人经过时,那趴在尸体上的少年抬头瞥了他们一眼,又低下头去,只是手边多了一柄砍柴刀,刀口向外。
野狗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
赵九和杏娃儿谁也没看,一头撞进了外面的风雪里。
他们没有去抢食。
身后那满脸是血的少年似乎松了口气,使劲推了推身边的弟弟,压着嗓子催促道:“多吃点!别他娘的饿死了!”
巷子两旁的屋子低矮破败,墙皮斑驳脱落。
白骨随意地扔在街角。
风雪愈发大了,卷着土,迷了人的眼。
赵九的脸上溅满了泥雪,混着汗和早已干涸的血渍,瞧着有几分狰狞。
杏娃儿在他怀里,小手死死揪着他的衣襟,身子还在不住地轻颤。
这里活着的人,脸上都刻着同一种神情。
麻木的饥饿。
他们衣衫褴褛,眼神浑浊,偶尔视线交错,也只剩下一种想要将对方生吞活剥的凶狠。
偶尔传来几声沙哑的叫喊,很快就被深沉的死寂吞没。
和南山村一样的绝望,一样的挣扎。
只是这里的人更多,压抑便也更重。
赵九的腿已经疼到快要没了知觉。
可他不敢停。
他得找个地方,一个能让他喘口气的地方。
他抱着杏娃儿,小心地在窄巷里穿行。
路过几间敞着门的破屋,里头黑漆漆的,散发着陈年霉味。
终于他看到一扇半掩的木门。
他推门而入。
屋内死寂。
冷得刺骨。
赵九的鼻尖嗅到了一股淡淡的腐朽气,还有一种浸透了梁柱,经久不散的死气。
屋子不大。
主屋地上躺着两具已经僵硬的尸体。
他们互相依偎着,好像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也没舍得松开彼此。
墙角还有一个更小的身影,已经缩成了一具小小的枯骨。
一家三口。
他们的死状很安详,没有挣扎的痕迹。
仿佛只是在这漫长的冬日里睡着了,然后被这片吃人的土地无声无息地吞了下去。
赵九和杏娃儿互相搀扶着,坐到一堆带着腐朽气的干草上。
他解下自己身上那件沾满血污的破布褂子盖在杏娃儿身上。
杏娃儿的身子紧紧蜷缩着一动不动。
赵九环顾四周,这间屋子虽破,虽有死人,但总归是个遮风挡雨的去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