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操作系统 (第1/2页)
1993年1月8日清晨,中科院计算所的门卫老张发现今天的气氛格外不同。六点不到,三辆黑色红旗轿车就悄无声息地停在了主楼前。他搓了搓冻僵的手,看见所长亲自拎着暖水瓶往会议室跑,军绿色棉袄下露出半截崭新的红绸布——那是要挂横幅的架势。
"老张,今天别放记者进来。"保卫处长匆匆塞给他一张名单,上面二十多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绝密"字样。老张眯起昏花的老眼,突然注意到排在首位的那个熟悉名字——陈樾。这个名字让他想起五年前那个雷雨夜,也是这个年轻人带着几个穿军装的,往地下机房搬了几个贴着外文标签的大铁箱。
会议室里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三小时。烟雾缭绕中,陈樾面前的烟灰缸里堆了七个烟头。他忽然站起来,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奇怪的图形——那是一个带着"开始"菜单的界面雏形。
"同志们,我们要的不是改良版DOS。"他的粉笔敲得黑板咚咚响,"而是这个——全图形化操作系统!"角落里有个老专家突然咳嗽起来,茶水洒在了他珍藏多年的穿孔卡片上。
1月10日,四九城西郊的一栋小楼里,陈樾的秘书小林正对着一台奇怪的机器发愁。这个被称为"扫描仪"的铁盒子已经吞掉了第十二张草图,吐出来的却总是模糊不清的复印件。"再试一次。"陈樾挽起袖子,亲自调整着机械旋钮。当WindOWSXP的"开始"菜单终于清晰地呈现在纸上时,小林突然发现自己的手在发抖——那些圆润的图标和渐变色彩,与她见过的任何计算机界面都截然不同。
"主任,这...这真是十年后的技术?"
"不,"陈樾轻轻抚过图纸上"回收站"的图标,"这是注定要提前诞生的未来。"
1月30日的项目启动会上发生了戏剧性一幕。当陈樾搬出那箱标注着"WindOWSXPUI设计"的资料时,刚从鹰酱国回来的张博士猛地摘下眼镜:"这不可能!微软研究院都没这样的概念设计!"他的咖啡洒在图纸上,正好晕染开那个蓝色的"我的电脑"图标。陈樾不动声色地递过手帕:"所以我们要抓紧,赶在他们前面。"
2月22日深夜,计算所三楼的灯光依然亮着。二十多名程序员挤在狭小的机房里,面前的0520CH电脑嗡嗡作响。组长老王突然拍案而起:"成功了!窗口叠放功能实现了!"欢呼声中,有人碰倒了墙角的暖水瓶,蒸汽在显示器上凝结成水珠,让那个稚嫩的窗口界面显得更加朦胧而神秘。
六月的四九城热浪滚滚。6月22日凌晨三点,当最后一个测试用例通过时,整个项目组陷入了诡异的沉默。突然,不知谁唱起了《国际歌》,沙哑的嗓音里,三十多个熬红眼睛的工程师相拥而泣。他们面前的显示器上,橙色的"鸿蒙1.0"字样在深蓝色背景上缓缓升起,像一轮跃出地平的朝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