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校训!风云再起!(第三卷完,10更!) (第1/2页)
接下来的日子。
历阳城内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却又紧张忙碌的景象。
王府旁边。
专门开辟出的一座宽敞院落里。
每天都回荡着赵锋清朗而富有磁性的声音。
“所谓‘赵数’,其精髓在于简化。壹贰叁写起来繁琐,不利于快速计算。而1、2、3,则一目了然……”
“所谓‘科学’,便是格物致知。我们脚下的大地为何是圆的?因为远航的船只,最先消失的是船身,最后才是桅杆……”
赵锋负手站在一块用木炭涂黑的巨大木板前。
手持白色的石灰笔。
将前世的知识,用这个时代的人能理解的方式,娓娓道来。
台下。
李伯智、夏侯昱,以及数十名从历阳大学挑选出的。
即将成为第一批教师的士子们,听得如痴如醉。
他们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时而激动得满脸通红。
赵锋前世本就是历史系博士。
口才便给,逻辑清晰。
讲起课来更是信手拈来,深入浅出。
他所展现出的渊博学识。
彻底征服了这些自视甚高的文人。
他们看向赵锋的眼神。
已经从敬畏,演变成了狂热的崇拜。
而在城外的另一片官田里。
崔泰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他卷着裤腿,满身泥水。
正耐心地对着一百名皮肤黝黑、眼神淳朴的农家学生大声讲解。
“看清楚!这曲辕犁的关键,就在于这个‘辕’!它是弯的,不是直的!这样转动起来才省力!”
“还有犁壁,一定要打磨光滑,才能更好地翻开泥土!”
他一边说,一边亲自上手演示。
那些农家子弟学得极快,他们本就熟悉农活,对这些新奇而高效的农具充满了渴望。
短短十几天。
第一批像模像样的曲辕犁和水车,便在他们手中诞生。
整个历阳。
都沉浸在这种创造与学习的狂热氛围之中。
……
时光飞逝,转眼便是二月底。
天气回暖,冰雪消融。
柳梢头已见点点新绿。
城门外,崔泰带着他那一百名学有所成的学生,整装待发。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与使命感。
赵锋亲自前来为他送行。
“主公,臣此去衡山郡,必定不负所托!春耕之前,必让曲辕犁与水车,遍布衡山郡的每一寸土地!”
崔泰对着赵锋,郑重一拜。
“我信你。”
赵锋扶起他,拍了拍他愈发坚实的肩膀,沉声道:“记住,百姓的饭碗,就是我们大业的根基。去吧,去为我,为这天下的百姓,将这根基,牢牢地扎进土里!”
“诺!”
崔泰眼眶一热,重重抱拳。
随即转身,带着他的百人“农技队”,大步流星地踏上了南下的官道。
又是半月过去,已是三月阳春。
历阳大学与历阳军校。
经过数月的紧张营造,终于正式落成。
这一日,历阳城万人空巷。
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想一睹这两座前所未有之学府的风采。
更想一睹那位为他们带来安稳生活,如今又为他们子弟开辟了通天大道的九江王。
赵锋身着玄色王袍。
在李伯智、夏侯昱等文臣,与张豹、李虎等武将的簇拥下。
登上了历阳大学门前的高台。
台下,是数以千计的,从两郡之地选拔而来的学子。
他们穿着崭新的学子服,一张张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激动与期待。
赵锋目光扫过全场,声如洪钟:“今日,我只说两句话。”
“这第一句,送给你们,历阳大学的学子们。”
他深吸一口气,每一个字。
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轰!
这四句话,如晨钟暮鼓,如惊雷贯耳!
台下的士子们,瞬间呆立当场!
李伯智、夏侯昱更是浑身剧震,眼中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这是何等宏大的志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