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天塌了!快,快回大唐禀告陛下! (第1/2页)
松赞干布并不能明白禄东赞心里的震撼。
因为禄东赞曾在大唐太上皇李渊寿诞上,亲眼见过赵仙罴的模样,见过赵仙罴是怎样举手之间杀死高句丽那名叫嚣的武将。
同样,做臣子的禄东赞也无法明白松赞干布此时此刻的心情。
他可不是一个任人拿捏的小部落之主。
而是平定了高原上许多部落,建立起庞大吐蕃王朝的一代雄主!
他只是一时兴起想敲打敲打一下,那个不知道因何原因被一个汉人少年夺走政权的吐谷浑。
就被对方带着仅一万多一点的人马,半个月间杀到王都门口,杀到他无路可退,只能出城投降?
“王上!不要再犹豫了,相信臣下,现在我们只有投降这一条出路,不然,这支大秦铁骑绝不会手下留情!”
在禄东赞一声大喊声中,松赞干布猛地回过神。
他看了眼大殿里哭成一片的大臣们,愣愣拿起金印和权杖,朝着外面走去。
…
逻娑城外。
城门缓缓打开。
不到二十岁,很是年轻,王位才坐了几年,原本雄心勃勃的松赞干布,一脸死灰捧着金印、兵符,以及象征王权的权杖,来到赵伯都面前。
他看清了赵伯都的样子,难以置信。
对方显然比他年轻不少,脸庞还是那么稚嫩,但目光冷峻,身形魁梧,恐怖的气势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他再往赵伯都身后看了一眼。
那一道道骑在马背上一动不动,冰冷肃穆满身杀气的身影。
那一面面迎风猎猎直插天际的大秦旗帜。
那一条条被大秦铁骑碾压而成,令人望之胆寒的血泥大道。
逻娑城里的百姓在哭泣。
逻娑城内外早已放下兵器的吐蕃士兵在颤抖、恐惧。
松赞干布带着禄东赞等大臣,朝着赵伯都躬身,举起手中的金印、兵符以及权杖。
他等了片刻,没见回应,抬起头看到正前方骑在高大宝驹背上,手提青铜大戟的少年,正用一双无比冷漠的眼睛看着他。
他迟疑刹那…跪了下去。
禄东赞和其他大臣心里顿起无尽的悲凉,也跟着跪了下去。
有大臣在呜咽。
然后是逻娑城内外的军民,也如同潮水一样全都跪在地上,哭泣声不止。
赵伯都让一名属下上前接过松赞干布手里的金印兵符等。
然后他一夹马腹,带着大军进城。
松赞干布并不知道赵伯都的身份,抬头问道:“敢问可是—”
赵伯都调马回头:“我乃大秦元帅赵伯都!”
大秦元帅?赵伯都?
松赞干布记住了,重新把头低下。
他心里无比震撼。
这所谓的大秦元帅,是如此的年轻英武。
那那位传说中大秦皇帝,曾经惊艳了整个大唐的赵家天骄,又是何等的神人?
…
寒风呼啸的草原上,唐俭正带着十几名随从,顶着刺骨冷风骑马前行。
这一路上唐俭心情还算不错。
因为他遇到好些个牧马放羊的吐蕃百姓,在看到他时,都是无比的恭敬行礼。
甚至在他提出想用一些物品,换取一些水和食物时,那些百姓一句话都没说,就给他们送来了需要的东西。
唯一奇怪的地方是,那些百姓没一个说话,看向他的眼神全都充满‘敬畏’。
唐俭不疑有他,只觉得这是上次吐蕃使者去过大唐后,感受到了大唐的强盛,回来告诉了吐蕃百姓,才使得这些吐蕃百姓看到他时,犹如看着地位相差巨大的上国使臣一般。
因为赵伯都是从东向西再向南,一路杀到吐蕃王都。
而唐俭却是从大唐剑南道嵩州出境,沿着吐蕃南部边境地带赶往吐蕃王都。
所以唐俭一路上并没有发现尸山血海一样的惨烈战场。
就是在这种轻松乐观,甚至充满自信的心态下,唐俭一行人终于来到逻娑城外。
唐俭并不知道,在他进入吐蕃不久,赵伯都就已经得知他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