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各方动态 (第2/2页)
"娘希匹!"
炸雷般的吴语惊飞了屋檐下整排信鸽。墙上的"攘外必先安内"手谕被气流掀起一角,总裁竟撑着酸枝木办公桌颤巍巍站起。
"阿拉浙江出的小黄浦!"
他的声音突然掺进丝竹般的颤音。
"这样的忠肝义胆,这样的虎将......"
话头猛地折断。当鹰隼般的目光扫过电文末尾"全营仅存三十八人"时,他突然收声,办公室霎时堕入冰窖。
"调他们回金陵,我要亲手给这群囝囝别上宝鼎勋章。"
钱大均正欲敬礼,却见总裁突然抓过派克金笔,在台历"九月一日"的格子里狠狠旋出个黑洞。
"不!安排在中央军校大礼堂!"
他的声调陡然拔高。
"让这期学员都睁大眼睛看看.........什么叫黄浦精神!"
华夏各地报馆,印刷机轰鸣着吐出滚烫的铅字,油墨的腥气在报馆里蒸腾。
"号外!号外!罗店大捷!我军击毙日军联队长,缴获联队旗!"
报童的嘶喊划破清晨的薄雾,像一把火扔进了干草堆。沪上霞飞路的法国梧桐下,穿长衫的绅士一把扯住报童,铜板叮当落进竹篮的瞬间,《申报》头版那面残缺的日军军旗照片已灼痛了眼球。
“罗店夜袭战大捷!我忠勇将士歼灭日军第22联队指挥机关!”
粗黑的标题下,顾家生模糊的侧影站在硝烟中,手中那面烧的只剩四分之一的联队旗像一柄带血的战刀,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劈得粉碎。
汉口码头上,苦力们围着一张《大公报》蹲成圆圈。有人用生满老茧的指头点着照片:
"看见没?狗日的联队旗!听我在军中的表弟的姑姑家的三小子说,这玩意儿比小鬼子天蝗的裤衩还金贵!"
哄笑声中,卖早点的摊贩突然多舀了一勺辣油:
"今日小笼包,当兵的免费!"
金陵中央军校的布告栏前,学员们的拳头捏得咯咯响。有人突然扯下军帽,在"顾家生校友"的报道上重重拍下:"明日我就申请调往前线!"
《新华日报》的号外像雪花般飘进延安窑洞,教员捏着报纸仰天大笑:
"好嘛!打得好嘛!"
他转身对秘书喊道。
"给前线的贺电再加一句:
“此战证明,日寇不过纸老虎!"
重庆的茶馆里,说书人惊堂木一拍,即兴编出新篇:
"话说那顾营长夜闯敌营,一把火烧得东洋鬼哭狼嚎......"
茶客们铜钱雨点般砸向台面,跑堂的抹着泪给每桌多添了一壶碧螺春。
广州的骑楼下,归国华侨撕开《救亡日报》的油纸包,支票本已掏到一半,突然瞥见角落里的小字:
"顾部伤亡殆尽......"于是掏支票的手更迅速了。
香港皇后大道的洋行橱窗前,穿西装的白俄侨民对着《字林西报》摇头:"不可能......"话音未落,身后传来清脆的童谣:
"日本鬼,喝凉水,沉了船,丢了旗......"
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蹦跳着跑过,胸前的报纸剪贴本里,那面残旗的照片正熠熠生辉。
是夜,全国报馆的印刷机都在超负荷运转。滚筒每一次转动,都将"罗店"这两个字更深地刻进四万万人的血脉。
华夏抗战之热情瞬间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