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新书前十加更,四更求月票))) (第2/2页)
任何对祖制的挑战,都可能被视为大逆不道,而钱谦益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重新组织起了自己的攻势。
朱由检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是那副淡淡的笑容。
他在欣赏一个目前为止算是棋逢对手的对手。
一开始的钱谦益虽然声势浩大,但在朱由检看来,不过是一个被情绪冲昏了头脑的莽汉。
而现在的钱谦益,才是他真正想要面对的敌人——自私、冷静,理性,狡猾,而且极其危险!
“钱爱卿说得好。”
朱由检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是那样的平淡那样的从容。
“法度确实重要,国本确实不可轻动。朕,深以为然。”
他说着,站起身再次缓缓走下龙座。
“但朕想问钱爱卿一个问题。”
他走到钱谦益面前,与他面对面站立,距离不过一尺。
“当祖宗留下的法度被人钻了空子;当朝廷设立的制度,变成了某些人谋私的工具;当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反过来与贪官污吏沆瀣一气的时候——
朱由检的声音,一字一顿,每一个字都像一支利箭,精准地射向钱谦益的心脏。
“这个时候,皇帝应该怎么办?”
“是继续恪守成法,任由蛀虫啃噬国本?”
“还是临时设立新的机构,堵住制度的漏洞?”
“钱爱卿,你来告诉朕,什么是真正的国本?”
这个问题,问得极其尖锐,极其致命。
钱谦益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知道,自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如果他说应该恪守成法,那就等于承认应该放任贪官污吏横行,这在道德上说不过去。
如果他说应该设立新机构,那就等于承认朱由检的做法是对的,这在政治上等于自杀!
但钱谦益毕竟是钱谦益。
他沉默了一瞬间,然后露出了一个苦涩的笑容。
“陛下此问,实乃千古难题。”
他的声音,重新变得沉稳而深沉。
“然臣以为正因其难,才更需要慎重。制度之设,在于长久;权宜之计,终非正道。”
“陛下今日设立'钦命勘问所',诚然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但此例一开,后世君主亦可援引此例,设立种种私人机构。到那时,朝廷的三省六部,都察院的监察职能,还有何存在的意义?”
“臣并非反对查办贪官,而是担心这种查办的方式,最终会摧毁整个国家的根基。”
钱谦益的这番话,说得恳切而真诚,几乎让人以为他真的是在为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
但朱由检听完却笑了,就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有趣的笑话。
“钱爱卿,你说得真是太好了。”
他拍了拍手,转身面向大殿中的众臣。
“诸位爱卿都听到了吗?钱爱卿担心朕会摧毁国家的根基。”
“那朕也想问问诸位,当贪官污吏把朝廷的制度当作自己的商铺,当监察御史与商贾勾结,当边镇将领出卖军事机密的时候——“
“这个制度,还有什么根基可言?”
朱由检的声音忽然变得冰冷起来,如同寒冬腊月的北风,刺骨而凛冽!
“钱爱卿,你一口一个'国本',一口一个'法度',但朕想知道,在你心中,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国本?”
“是那些被人钻了无数漏洞的条文?”
“还是这个国家的百姓,这个国家的未来?”
这一次,轮到钱谦益无言以对了。
因为朱由检的问题,直接触及了问题的本质——
制度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
是为了制度本身,还是为了制度所要保护的东西?
当制度本身已经腐朽,已经被利用来损害它原本要保护的东西时,是应该拯救制度,还是拯救制度背后的价值?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更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