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皇帝疯了吗 (第1/2页)
次日。
天光熹微,晨雾如纱,笼罩着劫后余生的松江府。
这座往日里繁华靡丽的名城此刻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血腥与死寂。
昨日的喊杀声与哀嚎仿佛还凝固在湿冷的空气中,让每一个早起出门的百姓都下意识地缩紧了脖子,脚步匆匆,不敢高声言语。
松江府正门外的空地,早已被数千名士卒戒严,围得水泄不通。
而在警戒线之外,是黑压压的人潮。
天亮之前,一道严苛的皇命便已传遍了松江府的每一个角落。
城中所有年满十八岁的百姓,无论男女,行动方便者,皆被勒令放下手中一切事务,前往城门外的空地。
皇命之下,无人敢不从。
于是在京营士兵冷漠的注视下,数万百姓从各处街巷中走出,汇聚成一道道沉默的人流,被驱赶至此。
他们的脸上,恐惧压倒了一切。
那是对违抗皇命的恐惧,更是对未知的恐惧。
他们目光汇聚之处,便是恐惧的源头。
空地中央,一座三丈高的木制高台被连夜搭建起来。
高台之上,明黄色的九龙华盖如同一片凝固的云,静静地悬浮着。
华盖之下,一道身影端坐于龙椅之上,被晨光与阴影勾勒出峻峭的轮廓。
正是大明皇帝,朱由检。
此刻,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平视前方,仿佛在审视着他的江山,也像是在审视着这片土地上滋生的一切罪恶。
皇帝不需要言语,他不需要动作,他仅仅是存在于那里,那股君临天下生杀予夺的无上威仪,便如同一座无形的山脉,沉甸甸地压在松江府十数万人的心头。
高台不远处,是数百名囚徒被粗暴地驱赶至此,跪在地上。
他们曾是松江府的主人。
身家千万的士绅豪族,手眼通天的官宦门第,为虎作伥的管家门客,仗势欺人的恶霸家丁。
昨日,他们还是锦衣玉食,一声令下便可决定寻常百姓的生死。
而此刻,他们都手脚被粗砺的麻绳捆缚,在江南暮春的风中瑟瑟发抖。
往昔的倨傲与体面,早已在昨日的血与火中被冲刷得一干二净。
他们的脸上只剩下灰败、麻木,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未知命运的恐惧。
人群中,董其正和董祖常跪在最前面。
这两位董氏的头面人物此刻形容枯槁,眼神涣散,再也看不出半分士林名宿的风采。
他们偶尔抬头,望向高台上的那道身影,眼中便会涌起无边的悔恨与惊怖。
他们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皇帝在山东杀了衍圣公孔家,他们听说了,甚至在私下里,他们这些真正的江南世家还曾对此有过一丝不屑的理解——孔家不过是群守着祖宗牌位吃饭的腐儒,沽名钓誉,早已没了士大夫的风骨,杀便杀了,不过是皇帝在清理门户,整顿风气。
可他们不一样!
他们是江南的董氏、徐氏、陈氏……是数百年来为朝廷输送人才,经营地方,稳定税赋的真正基石!
他们是帝国的血肉,是维系这庞大王朝运转的齿轮!
他们自认比那个远在京城的皇帝,更懂得如何治理江南。
杀了他们,等于皇帝亲手在拆毁自己统治的根基!
皇帝疯了吗?
他难道不知道整个南方的官绅,不是说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而是——全部都是!玩法大同小异,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已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
动了松江,就等于向整个江南宣战!
这是要逼着所有人起兵造反吗!这根本不是在治理国家,这是在自寻死路!
……
辰时正,当日头彻底挣脱地平线的束缚,将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时,高台之上终于有了动静。
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手捧三卷沉甸甸的卷宗,缓步走上高台。他先是向皇帝深深一揖,而后转身,面向空地上黑压压的人群与囚徒。
“松江府诸囚,听判!”
田尔耕的声音如同一口沉闷的铜钟,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将所有的窃窃私语都瞬间压下。
“朕……”高台上的朱由检,终于开口了,“非酷杀之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那一张张惶恐不安的脸。
“然,国法如炉,私情似雪。尔等盘踞江南,结党营私,侵占民田,勾结倭寇,豢养私兵,视朝廷法度如无物,视百姓性命如草芥。致使国库空虚,边防废弛;百姓流离,怨声载道。桩桩件件,罄竹难书!”
“若朕今日不在此处,以雷霆之威,行霹雳手段,何以正国法?何以慰民心?何以告慰太祖太宗在天之灵!”
皇帝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金石交击,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深沉的法理正当性。
话音落下,朱由检重新坐定,微微颔首。
田尔耕会意,立刻展开了手中第一份用朱笔写就的卷宗。那血红色的字迹,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死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