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三兴大汉:从汉灵帝的侄子开始 >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九章 防疫义所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九章 防疫义所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九章 防疫义所 (第1/2页)

正是谏议大夫刘陶!
  
  他几步走到榻前,无视了旁边如同铁塔般的甲士,对着挣扎欲起的刘珩深深一揖,腰弯得很低:“小侯爷!陶蒙冤囹圄,本已抱必死之心。若非侯爷以宗室之尊,不顾己身,于御前据理力争,拼死相救,更将《要略》之功归于陶身,陶此刻已是冢中枯骨!此等再造之恩,恩同父母,陶……铭感五内,没齿难忘!”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真挚无比。
  
  刘珩看着眼前这位在历史上留下刚直之名、最终却愤而自杀的忠臣,看着他憔悴面容上真挚的感激和眼底那份未熄的火焰,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强撑着想要还礼:“刘公……言重了!快快请起!小子……小子只是做了该做之事……当不得如此大礼……”
  
  动作间,后背又是一阵剧痛袭来,让他额头冷汗涔涔。
  
  刘陶连忙上前一步,轻轻按住刘珩的肩膀,触手处只觉得少年肩膀单薄,心中更添几分怜惜与愧疚:“小侯爷切莫乱动!您伤势沉重,当安心静养!”
  
  他在榻边坐下,叹息道:“若非为了救老夫,小侯爷何至于遭此杖笞之苦……陶……心中实在难安!”
  
  “刘公,”
  
  刘珩缓过一口气,他压低声音,开门见山:“救命之恩,容后再叙。眼下防疫之事,迫在眉睫!小子在殿前胡言乱语,侥幸得陛下允准,但真正的担子,全压在刘公肩上!方才听景伯言,刘公……似乎遇到了难处?”
  
  他目光扫了一眼旁边的甲士,意思不言而喻。
  
  刘陶何等人物,立刻明白刘珩的意思。他脸上感激之色稍敛,换上凝重,也压低了声音:“小侯爷明鉴!陛下虽命我总领,太医署协同,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防疫所需,草药、石灰、布帛、钱粮……桩桩件件,皆需少府调拨支应!可老夫今日持陛下诏令前往少府交涉……”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和无奈:“少府丞言,府库空虚,各处支应浩繁,一时难以筹措!所需物资,需层层上报,详细核计,再……再行定夺!言语虽恭敬,推诿之意,昭然若揭!这分明是……有人从中作梗,故意拖延掣肘!长此以往,诏令空悬,万民待毙啊!”
  
  少府那些阉宦爪牙的嘴脸,他看得清清楚楚,就是拖!拖到瘟疫彻底失控,拖到他刘陶办事不力,拖到陛下收回成命!
  
  刘珩眼神一冷。果然!张让的反击来了!这老阉狗不敢明着抗旨,就用“府库空虚”、“层层上报”这种官僚主义的老油条手段来拖!
  
  拖死刘陶,拖死防疫,也拖死自己这个所谓的“副贰”!时间,就是人命!每拖一天,不知多少百姓要倒在瘟疫之下!
  
  “府库空虚?”
  
  刘珩嘴角扯起一个难看的笑容,带着嘲讽:“怕是都‘充实’到某些人的私库里去了吧?刘公,少府这条路,暂时怕是走不通了。陛下的诏令里,不是还有‘以献抵赋役’,‘以功换匾额’这两条吗?”
  
  刘陶眼睛一亮:“小侯爷的意思是……绕过少府,直接从地方和民间着手?”
  
  “对!”
  
  刘珩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少府不是‘空虚’吗?不是要‘核计’吗?好!让他慢慢核计去!刘公,您立刻以总领防疫大臣的身份,行文各州郡!把陛下诏令的核心——献物资抵赋役、应征召免赋役、捐钱粮换匾额——用最直白、最煽动人心的话语写出来!重点强调,这是在陛下仁德,给万民的活命之恩!让各郡守、国相、县令,立刻张榜晓谕治下所有百姓、富户、乡绅、商贾,尤其是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商药商!告诉他们,活命的机会来了!朝廷不白要他们的东西,给他们抵赋役!给他们光宗耀祖的匾额!”
  
  刘陶听得连连点头,这确实是釜底抽薪之策!但随即又皱眉:“此法甚好!可……文书传递,地方执行,也需要时间。而且,地方官吏,未必人人尽心,甚至……恐怕也有不少是张让一党……”
  
  “时间不等人!”
  
  刘珩打断他,眼中闪过决断:“文书要快!同时,刘公,洛阳!洛阳才是根本!我们就在这洛阳城,先撕开一个口子!做给天下人看!”
  
  “洛阳?”刘陶疑惑。
  
  刘珩的目光转向一直守在旁边的景伯:“景伯!”
  
  “老奴在!”景伯浑身一凛,下意识地挺直了佝偻的背。
  
  “我记得你跟我说过,你来洛阳前,咱们阳武侯府在洛阳城西,靠近金市的地方,是不是还有一处空着的旧宅院?地方不小?”
  
  刘珩的记忆碎片里,似乎有原主父亲提过的这么一嘴。
  
  景伯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如捣蒜:“对对对!侯爷您记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处产业!是当年老侯爷在时置办的,地方不小,前后三进,还有个不小的后院!只是位置稍偏,离金市还有段距离,又多年无人居住,有些破败了……”
  
  “破败不怕!地方大就行!”
  
  刘珩眼中精光爆射:“景伯,你现在就去!拿我的印信,立刻把那宅子给我收拾出来!不需要多好,把能住人的地方腾出来,院子给我平整干净!再拿着我的名帖,去找金市那些被张让他们压得喘不过气的药商、布商、石灰商!告诉他们,阳武侯刘珩和谏议大夫刘陶奉旨防疫,要在城西设立第一个‘防疫义所’!现在需要大量草药、生石灰、烈酒、干净布匹!有多少要多少!告诉他们,东西送到城西旧宅,当场登记造册,立发凭据!凭此据,可抵算他们名下铺面今岁部分市税、更赋!若有富商愿意捐输钱粮,一并登记,贡献最多的十家,刘公与我联名上书,请赐‘良善之家’匾额!”
  
  刘珩一口气说完,喘息急促,脸色更白了几分:“景伯!告诉他们,这是陛下诏令!是救命也是发财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能给他们这些商贾之家积攒阴德,先到先得!晚了……这抵税的份额可就没了!”
  
  景伯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未想过自家这位从小锦衣玉食、性子有些暴戾,还喜欢殴打下人的小侯爷,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后,竟变得如此……如此不一样!
  
  这简直是在张让眼皮子底下另起炉灶,虎口夺食啊!但看着刘珩那灼灼的目光和一旁刘陶若有所思后渐渐亮起的眼神,一股久违的热血猛地冲上老头的心头!
  
  “诺!侯爷放心!老奴……老奴拼了这条老命,也把这事给您办成!”
  
  景伯猛地一挺佝偻的腰,浑浊的老眼里爆发出惊人的神采,仿佛年轻了十岁!他对着刘陶也行了一礼,转身就往外冲。
  
  “你慢点,不用你拼命……”
  
  榻边那甲士冰冷的眼神终于有了一丝波动,深深看了刘珩一眼。
  
  刘陶看着景伯风风火火冲出去的背影,又看向榻上脸色苍白却眼神如刀的刘珩,心中翻江倒海!这小侯爷……哪里像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宗亲?此子,当为我大汉幼麟!
  
  胆大!心细!出手狠辣!直接绕过少府,用抵税和虚名做诱饵,在张让的势力范围(金市商贾)里抢物资!
  
  “小侯爷……此计……甚险!”
  
  刘陶沉声道,带着忧虑:“恐彻底激怒张让!且那宅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