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老友的重逢 (第1/2页)
1.陌生的来电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在客厅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王凤娟正坐在阳台上侍弄那盆茉莉花,枯瘦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摘去枯黄的叶片。自从媒体报道后,这盆花成了她为数不多能获得平静的地方。
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惊得她手一抖,一片嫩绿的叶子飘落在地。
“喂?“她迟疑地拿起听筒,声音里带着老年人特有的警惕。
“凤娟?真的是你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沙哑的女声,像是许久未用的老唱片,“我是赵玉芬啊!纺织厂的小赵!“
王凤娟的手指猛地攥紧了听筒,塑料外壳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总是扎着两条粗辫子,笑起来露出虎牙的姑娘,曾经和她一起创造了车间生产纪录。
“小...小赵?“她的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
“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了!“赵玉芬的声音提高了八度,“老天爷,你那幅'接线头'的画,简直跟当年一模一样!“
窗外的麻雀被这突如其来的大嗓门惊飞,茉莉花的叶子轻轻颤动。王凤娟感到一阵眩晕,不得不扶住窗台才能站稳。四十年的时光在这个电话里被压缩成一声惊呼,让她恍如梦中。
“你...你现在在哪?“她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
“我就在本市啊!退休后跟儿子住。“赵玉芬兴奋地说,“凤娟,咱们聚聚吧!我还联系上了小周,她后天从深圳飞回来!“
2.餐厅的重逢
“锦绣江南“餐厅的包厢里,王凤娟不停地整理着衣角。她今天穿上了那件很少穿的暗红色唐装,还让周梅帮她化了淡妆。镜中的自己看起来陌生又熟悉——苍老的面容下,依稀能辨认出当年那个纺织厂标兵的模样。
“妈,您别紧张。“周梅轻轻按住婆婆颤抖的手,触感冰凉,“我在大厅等您,有事就叫我。“
王凤娟点点头,却说不出一句话。她的目光落在包厢门上,仿佛那里随时会走进两个二十岁的姑娘。
门开了。首先进来的是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身材发福,但那双圆溜溜的眼睛和标志性的虎牙立刻让王凤娟认出了她。
“凤娟!“赵玉芬张开双臂,声音哽咽,“天哪,你还是这么瘦!“
两人紧紧相拥,王凤娟闻到了对方身上淡淡的药膏味,混合着茉莉花香水的气息。还没等她们松开,又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一身名牌套装,烫着时髦短卷发,脖子上挂着一条耀眼的珍珠项链。
“周...小周?“王凤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凤娟姐。“周丽华——当年那个腼腆的学徒工,如今已是深圳一家服装厂的老板。她快步上前,紧紧握住王凤娟的手,“我看了你的画...画得真好。“
三个老太太围坐在圆桌旁,服务生端上来的龙井茶冒着袅袅热气。窗外的银杏树在秋风中摇曳,金黄的叶子偶尔飘落在窗台上,像一封封来自过去的信。
“记得吗?那年夏天车间温度四十度,咱们还比赛谁接线头快。“赵玉芬拍着大腿笑道,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
王凤娟点点头,记忆中的热浪仿佛扑面而来:“你中暑了,是我和小周把你抬到医务室的。“
“后来车间主任还批评我们逞能!“周丽华抿了口茶,珍珠项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凤娟姐,你那会儿可真厉害,一天接一千多个线头,全厂都服你。“
王凤娟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青花瓷的纹路硌着她的指腹。她突然想起那个闷热的下午,自己站在光荣榜前,心跳快得像要蹦出胸口。
“有什么用呢...“她轻声说,“生了孩子,还不是得辞职。“
包厢里突然安静下来。窗外的风声变得清晰可闻,一片银杏叶贴在玻璃上,又慢慢滑落。
3.各自的命运
“我没辞职。“周丽华突然说,声音低沉,“我女儿三个月大时,我就把她送回老家让婆婆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