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求收藏,求追) (第1/2页)
殿内瞬间死寂。
魏忠贤站在御阶下,素白官袍下的手指微微发抖,眼前一阵发黑:他大侄子魏良卿勾搭崔呈秀、朱纯臣给崇祯搅局的事儿,他是稍微有点知道,但没参与。
这事儿其实就是......“狗斗”嘛!
在他看来,崇祯“勇则勇已”,但他毕竟不是太祖、成祖,不可能在朝堂上杀个人头滚滚。勋贵加上“阉党残余”两大群“狗”一起咬孙祖寿、祖大寿这两条“新狗”,小皇帝一个人护不住,最后还是得借助他这个“阉党党魁”出来说话。
可没想到,崇祯居然不动声色的就和东林党搭上了.......还依靠孙承宗、鹿继善的巧舌如簧化解了朝臣对孙祖寿、祖大寿的弹劾。最后更是利用东林领袖率国子监生和举子伏阙上书,告他魏忠贤谋反!
东林党......也下场“狗斗”了!
这个免死金牌......魏忠贤下意识往腰间一摸:它真能免死吗?
崇祯沉默片刻,忽地笑了:“好啊,今日这朝会,倒是有趣。”
“传旨......准李邦华、钱谦益等人入殿,朕要听听……天下的士子们怎么说。”
殿门缓缓开启,李邦华、钱谦益二人身着素服,头戴方巾,领着上百名国子监生员鱼贯而入。他们虽无官身,却步履沉稳,目光坚定,行至殿中,齐齐跪伏于地。
钱谦益双手捧着一卷奏章,高声道:“臣等伏阙上书,请陛下明察!”
崇祯目光微动,淡淡道:“准。”
钱谦益展开奏章,声音清朗而有力:“臣等弹劾魏忠贤、崔呈秀二人,构陷边将,欺君罔上!孙祖寿、祖大寿二将,血战蓟辽,斩首七千三百级,收复大宁,断敌绕行燕山之路,此乃不世之功!而魏、崔二人,竟以‘擅启边衅’之名,欲加罪于功臣,此非秦桧害岳飞之故伎乎?!此事于我大明,与谋反何异?”
殿内骤然一静。崇祯心道:这个钱谦益怎么也是标题党?标题是谋反,内容则是给魏忠贤、崔呈秀扣上秦桧的帽子了——不过这帽子扣得就是狠啊!不愧是东林嘴炮之首,孙承宗的确有所不如!
钱谦益继续道:“即便秦桧,亦不敢以岳飞‘杀金人太多’为由加害忠良!今魏、崔二人,竟以孙、祖二将‘屠戮蒙古’为由弹劾,岂非将陛下置于比宋高宗更昏聩之地?其心可诛!”
崇祯心道:幸好朕在汉东官场起伏三十年,心性早就打磨了透了,没那么容易上火了。要是和上上一世一样,早就恼了。
李邦华亦上前一步,肃然道:“陛下,边关将士浴血奋战,而朝中奸佞却欲以‘残暴’之名构陷功臣,此非寒将士之心,而长敌寇之志乎?若忠良皆因功获罪,他日建奴破关,谁还肯为大明死战?!”
殿内一片死寂,唯有钱谦益的声音回荡:“臣等请陛下明察,诛奸佞,赏功臣,以安边关!”
崇祯静静听完,目光缓缓移向魏忠贤、崔呈秀二人,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魏伴伴、崔尚书,你们……可是将朕视作比宋高宗更昏聩之君?”
魏忠贤浑身一颤,扑通跪倒,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老奴万死!老奴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此意!孙、祖二将之功,老奴亦深感钦佩!陛下英明神武,堪比太祖、成祖,岂是宋高宗可比?!”
崔呈秀脸色煞白,还想辩解:“陛下,臣……”
而和魏良卿、崔呈秀一起跳出来针对孙祖寿、祖大寿的朱纯臣等勋贵,虽然没有被钱谦益、李邦华指为谋反,这个时候也不敢再顶撞天颜,一个个都跪的特别端正,就差一头钻进砖缝里去了。
崇祯却已不再看他们,转而望向孙承宗、黄立极等五位阁臣:“诸卿以为如何?”
孙承宗当即出列,肃然道:“臣弹劾魏忠贤、崔呈秀二人‘谤君’之罪!”
黄立极亦上前一步:“臣附议!边关将士血战之功,岂容奸佞污蔑?此二人居心叵测,当严惩!”
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亦齐声奏道:“臣等附议!”
五位阁臣,竟无一人为魏、崔二人说话!
殿内气氛凝滞,仿佛连呼吸都停滞了。
崇祯沉默片刻,忽地笑了:“望朔朝会,本就是让人说话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他目光扫过钱谦益、李邦华等人,温言道:“你们敢于伏阙上书,想必也是知道朕宽仁,不会因言治罪吧?”
钱谦益、李邦华连忙叩首:“陛下圣明!”
崇祯又看向魏忠贤、崔呈秀,淡淡道:“朕不让士子因上书获罪,自然也不会因你们,或是你们的党羽奏事不当而降罪。但......”
他语气陡然一沉:“谤君之罪,在于当面不言,背后乱说!你们可明白?今后每月初一、十五,皆行望朔朝会,百官有话可直言,士子有话可上书,朕绝不因言治罪!另外,每旬三、六、九,皆行常朝,地点也在这皇极殿中。无论是望朔朝会还是常朝,皆可畅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