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8章 新年 (第2/2页)
贴完泥瓶巷几处宅院的春联,林照、陈平安、陈景清和陈暖树四人,又抱着剩余的春联和浆糊桶,走向小镇的乡塾。
如今的乡塾,早已不是当年齐静春先生执教时的简陋模样。
随着骊珠洞天坠落,小镇升格为龙泉县,后又升为龙泉郡,此地便成了各方势力眼中的香饽饽。
不少世家大族都在小镇购置产业,安插人手。
乡塾自然也水涨船高,扩建了数倍,青砖黛瓦,颇为气派,来了不少宝瓶洲境内颇有名望的大儒坐镇。
这些平日里在一洲文坛享有盛名的人物,如今却甘愿屈居于一隅小镇的乡塾之中,为稚童启蒙,着实是有些大材小用。
他们之所以聚在乡塾,是因为大骊王朝在山崖书院迁往大隋之后,正雄心勃勃地计划在龙泉郡境内的披云山,依托观湖书院的部分支持,筹建一座新的书院——
林鹿书院。
正是之前崔明皇用以诱惑马瞻的“新书院”。
这些汇聚于此的大儒,大多便是冲着林鹿书院未来的教职、乃至山长、祭酒等显职而来。
饱读圣贤书者,亦为名利所驱使。
四人路过乡塾时,高墙内传来阵阵整齐的读书声。
林照神色平淡,看也未曾看一眼。
陈平安也只是安静地走着,目光清澈,陈景清和陈暖树倒是好奇地朝里面张望了几眼,但见林照和陈平安都无动于衷,便也收回了目光。
他们绕过一片竹林,来到了乡塾后院。
这里曾是齐静春在小镇时的闲居之所,虽然后来先生离开了,但小院一直空置着。
小院依旧简朴,青石铺地,角落里有几株耐寒的冬青。
陈平安熟门熟路地拿出钥匙打开院门,四人进去后,很快便将一副崭新的春联贴在那扇斑驳的木门上。
贴好春联,陈平安仔细地将门锁好。
正当四人准备转身离开时,一个声音忽然从竹林小径传来:
“几位小友,请留步。”
话音未落,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儒衫、须发皆白的老者,已笑眯眯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老者目光炯炯,气度从容,虽衣着朴素,却自有一股书卷清气。
他先是看向陈平安,眼中满是赞赏,抚须点头道:
“好孩子,不错,真不错,没给姓陈的丢脸。”
陈平安一脸茫然。
老儒生目光随即转向一旁的林照,眼神瞬间变得更加热切。
他一个闪身,以与其年纪不符的速度,一把抓住了林照的手腕。
“哎呀,这位就是林照林小友吧?果然是一表人才,气度不凡。”
老儒生紧紧握着林照的手,上下打量着,脸上笑开了花。
“老夫早就听人提起过你,今日一见,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啊,相貌堂堂,英姿勃发,不愧是……咳咳,不愧是能让陈对那丫头都念念不忘的年轻人!”
林照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搞得浑身一僵,手腕被攥得生疼。
听着老儒生连珠炮似的话语,尤其是最后那句“陈对念念不忘”,他只觉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窜起,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他下意识地想抽回手,却发现老儒生的手像铁钳一样,以他观海境的修为,一时竟挣脱不开。
陈平安、陈景清和陈暖树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愣住,呆呆地看着眼前这诡异的一幕。
林照嘴角微微抽搐,试图开口:
“老先生,您……您是不是认错人了?”
“错不了,绝对错不了!”老儒生斩钉截铁,目光灼灼地盯着林照,“陈对那丫头给我的信里,可是把你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地,说你天赋如何了得,心性如何沉稳,是百年难遇的剑道奇才!今日一见,果然……嗯,这手骨相清奇,确是练剑的好材料!”
林照:“……”
听了陈对的名字,又见到老人的打扮,林照心底有了猜测,轻声道:
“您是...陈氏的陈真容前辈?”
老人怔愣一下,松开了手,正了下衣冠,温和笑道:
“你认识老夫?”
看样子是了。
陈真容,醇儒陈氏出身的老夫子,兵家圣人阮邛的至交好友,留在龙泉郡学塾担任夫子。
林照揉了揉手腕,抬眸看着陈真容,迟疑片刻,点点头。
陈真容抚须大笑,显得十分畅快。
随后像是变戏法似的,从宽大的袖袍里摸出几个扁扁的小红包,笑眯眯地先塞了一个到林照手里:
“来来来,大过年的,一点心意,讨个吉利。”
不等林照推辞,他又转身,给站在后面的陈平安、陈景清和陈暖树每人手里也塞了一个:
“见者有份,见者有份,都是好孩子。”
陈平安有些手足无措地接过红包,连忙道谢。
陈景清可不管那么多,他见这位老爷爷能被大老爷称为“前辈”,想来肯定是个了不得的神仙人物,给他的红包定然不凡。
他迫不及待地当场就拆开了红包,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东西倒在掌心。
只见三枚黄澄澄的圆形方孔铜钱,静静地躺在他手心里。
不是一枚能买一座山的金精铜钱。
也不是山上修士趋之若鹜的神仙钱。
就是最普通、最寻常的,凡俗百姓日常使用的,一文钱一枚的普通铜钱。
三枚,不多不少,刚好三文钱。
陈景清眨巴下眼睛。
陈暖树小脸微红,默默将红包收好,陈平安拿着红包,感觉轻飘飘的,心中已然有数。
陈真容却仿佛完全没看到几个孩子古怪的表情,毫不在意地哈哈一笑,转身又一把拉住刚把红包揣进怀里的林照,热情地攀谈起来。
“陈对那丫头,性子是冷了点,傲了点,但天赋、相貌、家世,那可都是顶好的。就是眼光太高,寻常男子根本入不了她的眼。”
“没想到啊没想到,她居然会在信里对你赞不绝口,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看来林小友你确实有过人之处啊!”
他和陈对有过交集吗?
连上山都是陈平安陪着去的好不好!
林照一边应付着,一边也从老人言语中品出些味道。
怎么有几分过年被长辈催婚介绍对象的既视感?
念着这位和阮邛关系不一般,乃是年少时的至交好友,他耐着性子听了下来。
最终,在林照几乎要招架不住的时候。
陈真容意犹未尽地松开了手。
又叮嘱了几句“年轻人要把握机会”之类的话,这才笑眯眯地背着手,踱着步子,悠哉游哉地消失在竹林小径深处。
林照等人快步离开乡塾。
小镇的习俗,是正月初二这天,出门走亲戚拜年。
林照本来准备去铁匠铺给阮邛拜年,可又想起陈真容,难得的开始迟疑不决。
直到一道剑书,忽然递至泥瓶巷。
剑书只有两道消息,却打乱了他在小镇多呆几日的计划:
“正阳山不日将与风雷园生死斗。”
“宗门欲借神仙台之地,开山水画卷,以为两宗决死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