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惊喜 (第1/2页)
高拱的担忧不无道理。
在他身后不远的队列中,就正有一人死死盯着鄢懋卿,眼中升腾起熊熊妒火。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此前被迫与鄢懋卿“宫门斗殴”的江西进士张裕升。
他虽没有在馆选时选中庶吉士,但却分配去了严嵩执掌的礼部观政。
这顿时又让他坚定的认为此前严嵩对他“三笑留情”并非是自己的错觉,严嵩心中终归是看好他的,只不过他还需要优秀的再明显一些,才能真正走进严嵩心里……
“嘿!文瑞兄,鄢懋卿不过是个庶吉士,便敢乘坐四台官轿,似你这般正直不阿的义士,心中定是已经看不下去了吧?”
旁边一个同在礼部观政的“年兄”碰了碰他的肩膀,扬着眉毛小声道。
“呵呵。”
张裕升回过神来,不由再次想起了那日宫门下“斗殴”的场景,面皮隐隐发烫作痛,又心知这个所谓“年兄”没安好心,于是冷笑了一声反问,
“难道伯清兄决意当众站出来与鄢懋卿当面对质,不如在下助伯清兄一臂之力?”
“怎敢怎敢,在下人轻言微,只是说说而已……”
“年兄”连忙讪笑着摇头退步,不敢再多说什么。
张裕升也不再理他,目光又看向正阳门另外一侧不需排队便可进入的门廊,此刻严嵩正优先穿过门廊进入其中。
“鄢懋卿攀附上了翊国公之后,际遇立刻与从前有了天壤之别。”
“论文采,我黄榜名次远在他之上,他能在馆选时选中庶吉士,定有翊国公暗中相助,说不定文章也是找人代笔;”
“论名望,我虽不是有口皆碑,如今也名不见经传,但却远强于他那过街老鼠一般的名声;”
“论智慧,我乃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他则张扬放纵,四处丢人现眼,早不知遭了多少人嫉恨。”
“我有三胜,他有三败!”
“他能有如此际遇,只不过是赢在了一次机会。”
“如今我何尝没有这样的机会,只要紧紧抱住严部堂这条大腿,未来还长得很,官场沉浮之间,谁能笑到最后还犹未可知!”
“鄢懋卿……那日的掌掴之仇,待我亲自来报!”
……
一个时辰后。
“严部堂,学生翻阅嘉靖九年修成的《大明集礼》一书,其中有几处不解,可否请严部堂为学生解惑。”
张裕升借助与严家的同乡情谊,捧着大明的官方礼法书籍来到严嵩面前虚心请教。
“哦?且说来听听。”
严嵩很擅长做礼贤下士的姿态,当即平易近人的笑道。
张裕升依提前做好的标记将书籍翻开,指着上面的几列字正色道:
“严部堂请看,此书是当今皇上命三十余名博学鸿儒修成,此处对官员的冠服、车马、器用等各项皆有明确仪注。”
“然则自学生入京以来,却发现众多京城官员并不遵循礼法,甚至还有无品无级的庶吉士公然乘坐只有三品以上文官才可乘坐的四抬银顶官轿。”
“礼乐崩坏至此,学生痛心疾首。”
“学生私以为,严部堂若将此事上疏禀明圣上,既可令皇上与世人明白严部堂深明大义,亦可纠正此等不正之风,还朝堂一片清明,可谓一举两得。”
说完这番话,张裕升心中沾沾自喜。
这回严部堂就该知道我对公务何等仔细,也该知道我对严部堂有一片怎样的赤诚之心了吧?
“?”
然而严嵩将这番话听在耳中,眉头却是不易察觉的皱了一下。
此人用心何其险恶,竟敢将他当枪来使?!
京官不遵礼法,逾越乘轿标准的事,他何尝不知,皇上又何尝不知?
皇上都睁只眼闭只眼的事,此人却怂恿他上疏揽事,岂不是欲将他推到所有京官的对立面去?
还有此人故意提到的那什么庶吉士乘坐四抬银顶官轿的事,倒不如直接报上鄢懋卿的名字算了!
鄢懋卿今日乘坐翊国公的官轿,还有翊国公的亲信家仆陪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