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报仇不隔夜,当场就打回去! (第1/2页)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
一辆马车装载着简单的行囊,唐骁、萧云烟、萧平以及韩从等四人的家眷,告别了留下的人,向着东方州城行去。
唐骁回望了一眼在晨曦中显得愈发孤寂的第四火路墩,这里是他命运转折之地。
旋即,他转身,目光投向远方,带着众人以及十五匹战马缓缓而去。
保安州城距离北庄不远,就在东北方向三四十里的位置。
唐骁一行人走走停停,下午时分才抵达州城。
保安州城,虽只是边塞小城,但比起荒凉偏僻的第四火路墩,已是另一番天地。
黄土夯筑的城墙高大厚实,历经风雨剥蚀,布满斑驳痕迹。
城门口虽有兵丁值守,盘查往来人流,但依旧车马辚辚,贩夫走卒穿梭不绝,显得颇有生气。
唐骁一行人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多注意,直到守城兵卒验看文书,得知眼前这年轻人便是昨日传得沸沸扬扬、阵斩鞑酋的新晋代理百户唐骁时,态度立刻变得无比恭敬,甚至带着几分好奇的打量。
城内街道不算宽敞,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往来,偶有叫卖声。
萧云烟和几位女眷忍不住撩开车帘一角,小心又好奇地打量着这“繁华”景象。
韩从、刘仲、李茂生、王铁石则更多留意着沿途看到的州城兵卒,暗自比较着军容武备。
这州城的兵卒武备比起北庄,那是高了不知一两个档次,但与他们的比起来,就相差甚远了。
十几个鞑子的武备,装备在他们几人身上,其实这些州城兵卒能比。
以他们现在武备,就缺一把称手的火器了。
可是,火器这玩意儿,就连知州、守备这样的大官也弄不来几件。
不知不觉间,几人竟然不自觉地昂首挺胸,脸上露出了那种打了胜仗后视察缴获的骄傲神情。(宛若王有胜附体)
唐骁先是安顿好家眷在临时安排的驿馆,随即跟着于世奇的心腹军官前往守备府拜见上官。
守备于世奇端坐堂上,身形魁梧,面色严肃,但看向唐骁的目光中带着明显的审视和一丝赞赏。
“不错,英雄出少年。”
于世奇满意地点点头:“阎大人与本官已联名上奏你的功绩,这代理百户只是权宜,待兵部文书回转,转正便是水到渠成。”
“如今州城防务吃紧,你既来了,便要领实职。”
“现拔调五十名乡勇归你辖制,务必要尽快整训,形成战力,莫要辜负了阎大人与本官的期望。”
“末将遵命!定竭尽全力!”唐骁抱拳领命。
辞别于世奇,又去州衙拜见了知州阎生斗。
阎生斗更是热情,言辞间充满了对唐骁的赞赏与勉励,仿佛已是州城栋梁,叮嘱他安心任事,为国效力。
阎生斗给他还安排一个居所,是一处带小院的宅子,虽不奢华,却比边墩宽敞干净太多。
唐骁当晚便带众人搬入,一番洒扫安置,总算有了个新家的模样。
萧云烟用带来的新布仔细裁剪,想着给唐骁做身新衣。
小小的院落里,渐渐有了烟火气和温馨感。
忙碌一日后,次日一早,唐骁等人便早早起床,去了军营。
因为是代理百户的缘故,韩从、刘仲、李茂生、王铁石四人也被授予了小旗的职位,开始接手管理分拨过来的那五十名乡勇。
这些乡勇多是本地青壮,听闻过唐骁的事迹,好奇有之,但见新上官如此年轻,且麾下核心都是其从边墩带来的“自己人”,部分人难免心存疑虑,作风也有些散漫。
唐骁第一日点卯,便有人迟到,操练时也动作稀拉。
韩从大怒,就要鞭挞。
唐骁却抬手阻止,他只是走到校场中央,目光冷冽地扫过全场。
“我知道,有人觉得我年轻,有人觉得我是边墩出身,看不起我这代理百户,更觉得我带来的兄弟占了你们的位置。”
唐骁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钻入每个乡勇的耳朵:“现在,我给你们一个机会。”
他猛地一指校场旁的武器架子和石锁:“咱们都是男人,手底下见真章!”
“弓马、力气、刀枪,你们谁若能胜过我,或者胜过我手下任何一个小旗,我这百户的位置,让你来做!”
“若不然,就给我收起心思,乖乖操练!”
“下次再敢懈怠,军法从事,绝不容情!”
话音落下,他亲自演示骑射,箭箭命中靶心,又单手轻松举起沉重的石锁舞动如风。
韩从、王铁石等人也各自展现技艺,皆非等闲。
虽然李茂生与王铁石能力不如韩从、刘仲二人,但也是经历过战场厮杀的人。
加上这段时间有韩从、刘仲的操练,以及三餐饱腹的粮食补充,他们现在的能力不是眼前这群两餐都吃不上的乡勇能比的。
乡勇们看得目瞪口呆,那点轻视之心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敬畏。
接下来的操练,果然整齐卖力了许多。
军营的操练在夕阳的余晖中结束。
唐骁并未约束自己的手下,交代一声,便先回去了。
初来州城,而且韩从、刘仲、李茂生、王铁石手中也有不少赏银,于是几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买些上等酒水与熟食,今晚庆祝一下骁爷的升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