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军制改制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军制改制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军制改制 (第1/2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江南军事改制
  
  其实,如果说嘉靖不知道海上贸易的利益打到如此地步,那自然是真的。但是如果说,嘉靖不知道江南士绅在海上捞钱,那就是假的了。
  
  嘉靖之前为什么不动?
  
  不就是权衡利弊之下,觉得如果江南太平。各方面没有出什么问题,江南士绅私下做一些事情,嘉靖也就当做不知道了。真要是为了这一件事情,弄得江南沸沸扬扬的,那也是得不偿失的。
  
  这就是不聋不哑,不做家翁。该精明的时候,要精明。该糊涂的时候,要糊涂。
  
  嘉靖说道:“周卿,朝廷现在有多少钱,你是知道的,江南的赋税,也是你的重要职责。你去了江南,这也是你的首要任务,一年四百万石粮食,以及供奉朝廷的金花银,一分也不能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能做这些事情吗?”
  
  而今的江南,已然是一个烂摊子了。
  
  甚至江南的财政问题,要比江南兵祸还要棘手。
  
  真要说的话,江南的兵一点也不少,南京驻军。沿海卫所军,各地乡兵,从南方各省来的客兵。往多里说七八十万军队,也是有的。但是真正能打仗的,在周梦臣看来,也就俞大猷,卢镗,等几员将领,以及麾下的兵马,满打满算也就二三万人之多。
  
  但是支撑这么大的局面,所需要的钱财,却是天文数字的。更不要说,江南作为大明的财赋重地。每年缴纳给朝廷的赋税,也从来不少。江南重赋天下皆知。
  
  再加上赵文华,胡作非为,代表严党也狠狠从江南捞了一笔。到底捞了多少钱,也只有严世蕃知道。反正一定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数层压力之下,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有百姓为倭寇带路的情况。
  
  不能说这些人是汉奸,因为,在这个时代民族意识还很淡薄,但是乡土意识却是很强的。不到万不得已,也没有人愿意带着外人来祸害自己家乡。只是能活不下去了。
  
  甚至周梦臣觉得,这样折腾下去,江南掀起几场民变,也是很正常的。甚至这也要感谢倭寇,如果不是有倭寇在前面做靶子,来吸引仇恨,说不定是什么样子的。
  
  有时候,周梦臣觉得,嘉靖选他去江南,不仅仅看重他在军事上的成功经验,也看重了他理财上的长处。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在这一件事情,已经有了腹稿。”
  
  “陛下,其实江南之事,之所以如此难看,实在是南方卫所已经烂得一塌糊涂,早就不堪用了,臣申请在江南,废卫设县。节省开支,另外将卫所的土地全部发卖出去,筹集军费。臣想仿造河朔体制,在江南选数地征兵。建立营兵。驻守江南。此其一也。”
  
  嘉靖一听就明白,周梦臣是想将他在大同做得那一套,放在江南。只是西北与江南民风不同。别的不说,西北民风彪悍。一个壮丁,稍稍训练一下,就足以上阵,但是江南民风但凡彪悍一点,也不至于让数十人,数百人的倭寇来去自如。
  
  嘉靖第一个疑问,就是江南人可以用兵吗?
  
  第二个疑问就是,卫所还有土地吗?
  
  发卖土地的前提是有土地的,但是嘉靖太清楚了,如果不是卫所土地已经被侵吞一空。卫所军队也不至于不堪一击,可以说,卫所军的战斗力,是与土地的分配方式有直接关系的。只能卫所能保证每一个士卒家中都有足够养活一家老小的土地。那么卫所军的战斗力,即便再不堪,也在水准之上。
  
  嘉靖对各地的情况,也是心里有底的。
  
  嘉靖问道:“卫所的土地真能发卖吗?还有发卖之后,卫所就不存在了。那么江南的防务,你准备怎么布置,真要招募江南百姓为兵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