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1章 立嗣

第1章 立嗣

第1章 立嗣 (第1/2页)

斜阳漫天,木叶萧萧。
  
  大名府外,人马驱驰,张天尘嚣。
  
  胜捷军大营之中的望楼上,杨可世看着远处那些赖着不走的人,眼中带着一丝忿恨。
  
  在他们胜捷军眼中,陈绍的功绩完全是从童宣帅这里偷走的。
  
  灭夏之战,童宣帅已经完成了九成,最后因为急于伐辽,被陈绍趁虚而入。
  
  按照宣帅的意思,让陈绍守在那里,等伐辽成功后,大家再一起来取这个富贵。
  
  就是让他在西夏修修堡寨,继续耗干西夏国力,放空他们的血。
  
  没想到陈绍直接把西夏灭了。
  
  诚然,陈绍的能力超过了他们的预计,但你也不该如此忘恩负义吧。
  
  如今连宣帅留下的这些家产,也要来和胜捷军抢。
  
  其实他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当时西夏确实撑不住了。
  
  造成后来局面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伐辽之战,和他们设想的不一样。
  
  所有人都觉得伐辽,那就是走个过场,契丹帝国就像是一个破房子,上去踢一脚就房倒屋塌了。
  
  要是伐辽真如他们预计那般顺利,根本就不会有后续的事了。
  
  大宋有很大的概率,真能在童贯手中,完成收回幽云十六州和定难五州、灵武诸州的壮举。
  
  至于能不能追亡逐北,把西夏余孽剿灭在贺兰山,就不一定了。
  
  因为大宋大概率,无法像陈绍一样,团结西北诸羌杂胡、各个部落。
  
  但是开了天眼的陈绍很清楚,自己要是不出手,下场只会是更惨。
  
  他们伐辽失败后,彻底被拖住,给了西夏喘息的机会。
  
  让他们从濒死之境地,顺利完成了李乾顺的改革,又蹦跶了百十年。
  
  以前定难军的势力,只在西夏故土上,随着金国撕毁盟约,悍然南下,他们趁机扩张渗透河东。
  
  如今河东全部被他们拿下,那些根须般的触手,又开始伸向京畿、河北。
  
  汴梁城中有他们的人马,大名府也有了,杨可世很是担心,用不了多久,河北也会如同河东一样,被这些人给渗透乃至完全占领。
  
  他和陈绍关系不好,而且就算是从童宣帅这里来算,胜捷军中很多兄弟,也对陈绍心存芥蒂。
  
  “这些鸟人,结寨怎么恁的快!”
  
  饶是对这些人有敌意,杨可世也不得不惊叹,他们安营结寨的速度。
  
  旁边的副将赵竑说道:“那群兵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听话得很,哪像我们.”
  
  杨可世皱了皱眉头。
  
  世上的大道理,有时候就摆在那里,但是你未必会去干。
  
  带兵的谁不知道军法要严,武官要带头,但都是跟随你十几年的老弟兄,他喝个酒打个架,你能真打他军棍?
  
  退一万步说,你打了他军棍,那改天将门子弟也犯了军法,你打么?
  
  带兵的谁不知道爱兵如子战斗力就高。
  
  可你能忍住不喝兵血么?在这个所有将官都压榨士卒的时代,你真能出淤泥而不染么?
  
  带兵的都知道,有功必赏,能让士卒拼命,可你真的能保住手下士卒的功劳么?
  
  这和后世的很多道理一样,通天的大路、万法之法-——数学,就摆在那里,想学随时能学,学精通了保准走向巅峰。
  
  但也没几个人能学精通。
  
  杨可世收拾兵器,对周围的人说道:“告诉弟兄们,这几日不要惹事,小心被这群鸟人寻到由头。”
  
  “他们在这里结寨,莫非要赖着不走?”
  
  胜捷军已经把大名府以北,这片还没被女真攻占的土地,视作自己的地盘,轻易不想让别的兵马来染指。
  
  北方很多张觉的平州溃兵逃过河北的,都被他们给剿灭了。
  
  远处定难军兵营中,李彦琪看着远处正在窥视他们几路人马,心中也有些不安。
  
  孤军深入,离大本营太远了,唯一能驰援自己的,就是郭浩。
  
  可他手里的兵马,还没自己多.
  
  李彦琪是个精壮的汉子,年纪才三十多岁。但是他入行伍很早,早早就跟着泾源军讨伐吐蕃、西夏,勇猛非常,屡立战功。
  
  尤其擅长骑射,统领骑兵。
  
  大名府是北宋“四京”之一的北京,为都门汴京的北方屏障,也是连接中原与河北、山东的交通枢纽。
  
  他驻扎的这个地方,周围有也是一马平川,没有山体甚至连丘陵都没,典型的易攻难守,但是位置实在太重要,所以城墙又高又厚。
  
  自己必须守住此地
  
  至少不能被赶出去。
  
  李彦琪看着周围的武官,沉声道:“多派哨骑暗探,盯着胜捷军的动静,还有那个杜充,也要小心提防。”
  
  “都统放心,广源堂在他府上有眼线。”
  
  李彦琪点了点头,“虽然如此,依然要小心谨慎,咱们这叫孤军深入,不得不防啊。”
  
  ——
  
  “节帅,曲端的大军已经迫近河南府。”
  
  坐在太原节帅府书房内,正在看奏报的陈绍点了点头,眼睛从奏报上离开,思绪转到汴梁朝堂。
  
  魏礼和耿南仲还没有到达汴梁,自己的人,暂时还没开始接手蔡京的班底。
  
  前不久奏报里说蔡京和李纲等人,在朝中分权,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陈绍下令曲端继续行军,给蔡京一些声援。
  
  并且暗示蔡京,可以放弃一些职位,只要抓稳财计即可。
  
  和陈绍做队友,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不贪心,你做起事来就容易的很。
  
  自己活的同时,陈绍也让别人能活,他并不要求蔡京把物资集中发给自己,只要按需发放即可。
  
  这就让蔡京十分轻松,别看大宋皇室权威尽失,但是骨架还在,巨大的政治惯性让他们的财计收入十分可观。
  
  河北义军的宗泽、西军的姚折种、环庆军的王禀,都是想要练兵的。
  
  你们尽管练,能分担一点是一点.
  
  能挡住一些女真鞑子,也算是给前线减少压力了。
  
  至于以后如何,陈绍更是完全不担心,如今他们都还依靠大宋来养活,而自己已经拿下大宋半壁江山。
  
  除了西军,其余势力都是没有根基的,而西军又很分散,并且紧挨着自己的大本营。
  
  他们挡不住定难军的。
  
  并且最重要的是,陈绍如今的局势,根本无需搅得天下陷入战火,百姓生灵涂炭。
  
  成功攻略河东给了他灵感,自己完全可以慢慢渗透,潜移默化地拿下大宋。
  
  其实和用堡寨战术,慢慢割肉西夏,导致西夏灭亡的道理一样。
  
  就是你大宋已经失却了威望,而我每赢一次,威望就加深一重。
  
  当然,这都是陈绍目下给定难军制定的战略,至于将来会不会变,还要看局势的发展。
  
  陈绍看了一眼书房内的幕僚,问道:“大名府那边情况如何?”
  
  “曲端派出的部将李彦琪,已经在城中站稳脚跟。”
  
  陈绍点了点头,燕山、河北局势糜烂,导致溃兵很多。
  
  胜捷军原本也不是大名府驻军,杨可世跟了童贯,当初混了好大的官职。
  
  燕山府路刚成立的时候,他是大宋燕山府路第一将。
  
  只是发挥了童贯的精神,打硬仗就让友军上,稍有危险就跑路。
  
  燕山府路陷落,他能跑到大名府,横跨整个河北,也是个人才。
  
  陈绍书房内一个幕僚魏云,乃是魏礼的侄子,笑道:“节帅,曲都尉前些日子来信了,说杨可世乃是一个庸才,根本不知兵,他手下那两千骑,足够横扫胜捷军。”
  
  陈绍撇了撇嘴,曲大喷子的口头禅就是别人不知兵。
  
  整个定难军,除了自己和老朱,全被他喷了一遍。
  
  此人不适合去前线,因为在前线作战,需要和其他友军配合。
  
  就他这个性格,早晚误事,但你说他没有才能,那也是睁眼说瞎话。
  
  曲端带兵练兵、严肃军纪、构筑防线,都很有一套的。
  
  所以陈绍让他在后方运作,也算是人尽其才。
  
  前线战事其实挺缺会打仗的武将,陈绍硬是没让他上。
  
  就在他继续查看奏报的时候,外面传来消息,说是大队人马护送着魏礼等人来到了太原。
  
  陈绍吃了一惊,讶异于他们来的竟然如此之快。
  
  陈绍虽然自己在城中等候,但是也派出了亲卫前去迎接。
  
  不一会,亲卫们带着一大群定难文臣,来到了太原。
  
  陈绍一看就明白了,这两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么快就能重回汴梁,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得偿夙愿。
  
  尤其是魏礼,一度认为这辈子都回不去了,在西北的时候和陈绍闲聊,也时常透露出对汴梁的缅怀。
  
  至于耿南仲,投靠陈绍就是政治投机,如今目的达到,自然也是十分欢喜。
  
  今日他们两个上京,把亲信手下都带上,也是情理之中。因为许进回去接班,肯定是要扶持自己的一些人。
  
  他们两个的手下不走,就有了位置的冲突。
  
  会客厅内,两人和陈绍互相行礼之后,各自落座。
  
  还没等陈绍开口,魏礼就率先说道:“节帅创业艰难,若不立嗣,人心难安。”
  
  陈绍闻言一愣,但是没有反驳。
  
  “节帅族中多英烈,人丁不旺,总也该有个堂亲、远亲,可从中择聪慧者过继,亦或是收养义子。”
  
  陈绍真没什么族人,这是他最大的短板,可以说是致命的一点。
  
  朱元璋那么惨,还有个外甥和侄子可以用,还都是大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