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22章 调动

第22章 调动

第22章 调动 (第1/2页)

宗望大军,杀到大名府。
  
  杀人如麻,心狠手辣的杜充,此时却胆小起来。
  
  他缩在城中,任凭宗望如何攻城,都不敢轻易出去。
  
  完颜宗望是个打老了仗的宿将,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已经身经百战,而且战绩基本没输过。
  
  此时面对如此怯弱的守军,对大名府是势在必得。
  
  他简单地吩咐一圈,便召集诸将,商议攻城事宜。
  
  这次他直接绕道,让宗翰在河北硬顶,自己则率兵从东边进攻。
  
  上一次还不堪一击的义军,此时竟然也有了一定的战斗力,这让宗望无比忌惮。
  
  汉人成军的速度太快了。
  
  你看着一两年前还是毫无章法的弱旅,经过名将调教,很快就能改头换面。
  
  这是其他部族不具有的能力。
  
  完颜宗望说不出这是为什么,一般部族被击溃之后,经过异族的统治,基本就名存实亡了,即使延续下来,也会沦为三流种族,世代被人奴役。
  
  但是他们却怎么都灭不掉。
  
  从河北义军变成能阻挡宗翰人马的军士中,完颜宗望看到了危机。
  
  他们必须彻底灭亡掉中原的王朝。
  
  作为“河北重镇”与“东京汴京的北部门户”,大名府的外围是有防御体系的。
  
  而不是单纯一个城池。
  
  以大名府城为核心,通过周边军事重镇、塘泊防线、堡寨群及交通要道控制,构建的多层次防御格局,原本是旨在抵御辽国骑兵南下。
  
  如今辽国灭了,则开始负责抵挡金军的进攻。
  
  杜充身为大名府留守,他不出来主持战局,只是希望女真鞑子自己撤走.
  
  这种畏金如虎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大名府军民的士气,整个城池弥漫着一股惊惶。
  
  塘泊防线,是利用河北平原的河渠、湖泊,如黄河、永济渠,通过筑堤储水形成“水长城”。
  
  宋辽澶渊之盟后,北宋将河北塘泊联接成“绵亘七州军,屈曲九百里”的防线,大名府位于塘泊防线的中北部,塘泊成为其外围防御的“天然屏障”。
  
  如今,这座残破水寨,上面飘扬的已经是女真旗号。
  
  女真是没有水军的,但是因为杜充在大名府的残暴统治,导致水寨将士与他离心离德。
  
  原本是没有办法对付他,女真人一到,他们象征性抵抗几下,就选择投降了。
  
  完颜宗望的女真兵,其实是不缺粮秣辎重的,但是他们本性难改,习惯了掳掠。
  
  所以占据了塘泊之后,短短数日,以水寨为根基,四下抄掠,已然将这大宋北京附近祸害得不成样子。
  
  宗望是突然绕道来袭,和河北西路还不同,那里有岳飞在真定府挡住了完颜宗翰。
  
  河北西路的几个州府,百姓们还有逃散时间,也有官军组织的坚壁清野。
  
  而河北东路的百姓,还没反应过来,这些鞑子军马就已经杀上门来!
  
  此刻若是在城墙上四下而望,就能见附近的郊野乡镇,但有村寨处,都有烟柱升腾而起,久久不散。
  
  道路之上,不时有杂胡游骑交相往来。每匹马后面,都捆着踉踉跄跄的大宋子民,还伏有无头尸身,只是让人触目惊心。
  
  老弱为鞑子杂胡斩杀,强壮者驱为军中生口,妇女则沦入腥膻。
  
  杜充做了北京留守之后,可谓是坏事做尽,盘剥之残酷,丝毫不弱于当年的蔡攸。
  
  此时面对南下侵宋的鞑子,他又做起了缩头乌龟,惹得民怨沸腾,人人恨不得生啖其肉。
  
  河北东路的战事,很快就传开,朝野一片震动。
  
  谁也没想到,原本不抱希望的河北西路,士绅们都跑光了。
  
  却因为宗泽岳飞的抵挡,暂时没有被金兵蹂躏。
  
  而有着坚固防线,自古就是汴梁北方大门的大名府,反倒如此不堪。
  
  要知道,在塘泊防线与大名府之间,还分布着众多堡寨,作为前沿据点。
  
  这些堡寨修建的时候极为用心!多为土夯结构,设有寨墙、护城河及城门,驻有乡兵或少量禁军,负责监视敌情、传递情报及迟滞敌军进攻,形成“点线结合”的防御体系。
  
  大名府被围,杜充不敢出战的消息传到皇宫,官家赵桓当即急了。
  
  他马上带着邵成章来到自己的内库,清点财物,然后小心翼翼地算计着这次完颜宗望会提出多少的赔款。
  
  邵成章一脸无奈,心中难受如同生嚼苍蝇,说不出的恶心反胃。
  
  看着官家那苍白的脸庞,他长长叹了口气。
  
  这般皇帝,有时候你想骂他两句,都不知道如何开口。
  
  这段时间,因为朝廷总体的稳定,还有对几个巨贪的查抄,让赵桓的内府出奇地充裕起来。
  
  他有很多钱,这让他有了些底气。
  
  突然,内侍省陈良弼在外面求见。
  
  赵桓让内侍收起账本,走到殿内。
  
  陈良弼跪地行礼,起身道:“官家,上皇有些话,想对官家说。“
  
  邵成章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站在两人中间,喝道:“你是受了何人指使,要来蛊惑圣心!”
  
  陈良弼是赵佶时候的老宦官了,闻言也不害怕,淡淡说道:“父子人伦,天地纲常,便是皇家也不能免。难道上皇要传几句话给官家也不行了么?”
  
  邵成章突然感到一阵后背发凉,因为这陈良弼他是知道的,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他今日敢来传话,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支持。
  
  上次宫变,大家都是参与者,要让上皇永远待在艮岳,已经是个共识。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邵卿无须多虑,上皇想对朕说什么?”
  
  陈良弼道:“上皇得知女真鞑子卷土重来,甚为忧虑,听说在真定府有一支兵马战力不俗。不如将他们调回汴梁,护卫京畿之周全,远胜过守备真定府一城一地。”
  
  赵桓双目一亮,喜道:“朕为太子之时,上皇常责备朕驽钝,如今看来朕之聪慧,果然不及父皇之万一!”
  
  邵成章一听他只是提出军事建议,便没有过多阻止,身为一个宦官,他也不知道调回大军来守备京城对不对。
  
  按理说,汴梁是大宋的腹心,这样的做法也没有什么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