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胜利 (第2/2页)
天色渐渐明亮了起来,朝阳已经初现酷夏的端倪,照耀在紫荆岭。
翻过紫荆岭,就是五回岭的北面。
朱令灵看着身后的密林,得亏是有被女真鞑子给饿疯了的鞑靼人四处寻找食物,这才意外发现了小路。
不然谁能知道,这里能有行军的山谷。
女真人终究是为他们的穷凶极恶,留下了太多的因果。
呼延通看着逐渐平坦的大地,忍不住道:“我们.到幽燕了?”
一股难以抑制的狂喜,充盈着每个人的胸膛。
但是又让他们小心翼翼,不敢太过暴露自己的这种情绪,生怕再生变故。
幽云十六州,虽然总是被叫在一起说。
但是云内和幽燕,从来都是分开的,它们只是被石敬瑭一并送给了异族而已。
甚至,在石敬瑭卖国的时候,幽燕根本不是他的地盘。
如果把五回岭比作一座大坝,定难军就是在冲击大坝的洪水。
如今他们绕道而来,等于是在大坝上,钻了一个小孔。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曙光已经出现,所有人忍不住握紧了兵刃。
这朝阳笼罩的紫荆岭,就像是一座金山。
泼天的富贵,无尽的军功,正在向他们招手。
朱令灵咬着牙,笑的有些狰狞,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横山诸羌的酋豪。
——
汴梁城中,吴敏看着前方的战报,脸色阴晴不定。
在他们这个小团体里,有一心为国的,那就是李纲和宇文虚中。
也有一心为己的,那就是耿南仲,如今已经另投他人,算是实现了目的。
有一腔血勇,但是见识和能力都不足的,那就是内宦邵成章。
但是这个吴敏,是个实打实的投机分子,一辈子都在投机,醉心于权势。
原本的历史上,这位大宋重臣,在女真撕毁盟约南侵,徽宗赵佶丧胆,准备传位赵桓,自家为太上皇逃到金陵苟安的时候。
吴敏当着赵佶的面做忠勇状,说什么宁死不愿奉诏,陛下如何能弃汴梁神都而去
这般姿态,直接把赵佶给架住了。
表面忠勇的吴敏,背后却顺水推舟的荐举当时负天下之望的李纲,自己不敢去承担责任。
又借着李纲的口说赵佶最好还是传位太子,如唐时天宝故事。
最后更老着脸皮,参与草传位诏书。
赵佶让他进位门下侍郎,辅佐赵桓,这时候吴敏的投机本色显露无疑,他说什么也不愿意就任,一心要随赵佶巡幸金陵,躲开此刻兵凶战危的汴梁城。
若是汴梁得保,他在赵桓面前也有草诏禅位拥立之功,李纲等人又是他举荐的,不难从金陵卷土重来。
而汴梁若不保,则拥赵佶在金陵复位,他又赢了,直接赢麻。
他这这一些骚操作,是典型的既要当婊子,还要立牌坊!
把大宋文官士大夫中,那种官场的蝇营狗苟的风气展现的淋漓尽致。
后来赵桓难得聪明了一把,就是不同意赵佶巡幸金陵。
为此他不惜让出皇宫,自己入居龙德宫。
但是这不耽误吴敏因为前面投机成功,进位少宰,知枢密院事,仍然重臣。
可他也困在汴梁,等于是稍微有些失算,因为留在汴梁就有危险,随时会被鞑子俘虏。
意识到自己有危险之后,原本的主战派、一力推举李纲的吴敏,再次摇身一变。他开始极力主张与女真议和,而且比其他议和派走得更远。
他主张把黄河以北,都要尽割于女真!
这番做派,根本就是不管不顾了,很难让人相信他不是故意的。
就是要别人弹劾他,好趁机离开汴梁,不然根本没法解释,缩在后面搞了一辈子阴谋的吴敏,突然不要名声了,成为了最激进的投降派。
最后他得偿所愿,被贬黜涪州安置,成功躲过了靖康之劫。
这下却让他捡了一条性命!最后在南宋建炎年间又得与他惺惺相惜的赵构重用,安然卒于任上,后代富贵潇洒。
这就是投机的大宗师,官场上这些事,算是给他玩明白了。
这也是精明的大宋士大夫精神的一个极致,是两宋软弱的根源。
吴敏把自己关在书房,派小厮在门口守着,不允许任何人打扰自己。
他提起笔,在面前的纸上,写下了三个字:绍桓佶
犹豫了片刻,他轻轻把佶字划去,虽然有利用上皇的意思,也暗戳戳地取得了联系。
但是此刻的吴敏,又根据河北战事,判断出赵佶毫无前景了。
大宋新整训的这些兵马,到底和定难军有没有一战之力,成为他最纠结的事。
他甚至考虑到了陈绍至今无子,定难军在他暴毙之后,会不会土崩瓦解。
要下注就要把所有的风险都列举出来,然后再选择。
许久之后,他慢慢提笔,把绍字圈了起来。
如今自己若是投靠陈绍,并没有什么筹码,那蔡京和魏礼等人先不谈,光是耿南仲,就不愿意自己去分享他的权力。
因为两人的作用很类似。
想到这儿,吴敏又觉得,要投奔陈绍,也得先把耿南仲搞臭。
他在西平府殴打蔡京的儿子,听说至今都没有痊愈。
或许自己应该去拜访一下蔡京了
他提笔在纸上,又写了蔡京、耿南仲、李纲等人的名字。
投奔定难军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再也按不住,因为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定难军的希望最大,前途最光明。
至于投名状,吴敏已经想好了,没有筹码自己可以创造筹码。
上皇赵佶如今在艮岳内,十分老实,那不是他自己想要如此,而是没有机会反击。
事实上,太上皇是个什么人,吴敏太清楚了。
自己既然和他取得了联络,那就利用忠于赵佶的,内侍省那些宦官,还有赵佶的后宫嫔妃的外戚,来鼓动他暗中生事。
等他们准备的差不多了,自己再去定难军那里举报,投名状不就来了么。
混到定难军之后,再联合蔡京,扳倒耿南仲。
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为耿南仲在定难军中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他原本是东华宫赵桓的旧班底,是做了十几年帝师的人。
不管他们定难军要做什么,至少在如今这个阶段,他们都需要一个能接近、影响到官家的人。
把耿南仲除去,这个缺口就会落到自己头上,因为吴敏也被视作赵桓的人很久了,而且有拥立之功。
其他那些保着官家赵桓的,都是李纲、宇文虚中这种死硬派,腰杆很硬,是不会投靠定难军的。
吴敏把所有的纸张,全部卷起来,在蜡烛上烧毁,又把灰烬吹散。
晃动的烛光,映照在他的脸上,忽明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