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谍战:我是螺丝刀,卧底76号 > 第449章 小鬼子有眼不识金镶玉!

第449章 小鬼子有眼不识金镶玉!

第449章 小鬼子有眼不识金镶玉! (第1/2页)

李海波“噌”地站起身,胸口因激动微微起伏,朝着周正国伸出了右手。
  
  “正国,晚上就是见真章的时候了。你我同学多年,今儿个总算能真刀真枪地并肩作战了。到了晚上,可别掉链子哦!”
  
  周正国看着他伸来的手,两只手掌重重相握,“放心吧老同学。
  
  我虽然一直在从事敌后工作,但也不是临阵退缩的孬种。
  
  今晚不管是炸墙还是接应,只要你那边信号一来,我保证第一个带着同志们冲进去。
  
  别说掉链子,就是拼了这条命,也得把你们全须全尾地接出来!”
  
  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李海波看着周正国眼里的狠劲,忽然笑了:“晚上见!”
  
  “晚上见!”
  
  ……
  
  回到李家小院,见侯勇他们把卡车直接开进了院子,本就不大的地方顿时被塞得满满当当,连杨春那辆卡弟拉客都只能委屈地停在门外。
  
  车斗里,侯勇几人正扒着边缘翻捡那些古董,木箱子被撬开几个,字画、瓷器散落出来,倒像是集市上的杂货摊。
  
  杨春手里正展开一幅草书,纸页泛黄却透着股精气神。
  
  他眯着眼,脑袋跟着笔画的走势一点一点,嘴里啧啧个不停:“哎哟喂……这字写的,跟长了翅膀似的!
  
  你看这撇捺,飞起来了都!
  
  虽然说写的啥玩意儿我一个字不认得,可就冲这股子劲儿,绝了!真他娘的带劲!”
  
  他把眼镜往鼻梁上推了推,手指在纸面上轻轻点着,像是在摸什么宝贝,眼里的喜欢藏都藏不住,“这要是挂在堂屋里,谁见了不喊一声好?”
  
  侯勇蹲在旁边,手里捏着卷工笔花鸟,闻言嗤笑一声:“板鸭你这眼镜算是白戴了,装文化人也得有点本钱吧?
  
  一幅字拿在手里,除了最后那行‘丙子年冬月’能认出俩字,连落款是谁都瞅不明白,还好意思在这儿咋咋呼呼,丢不丢人?”
  
  杨春把草书往怀里拢了拢,扭头瞪他:“我不识字怎么了?不识字不耽误我瞅着顺眼!你当你比我强多少?”
  
  他下巴朝侯勇手里的画抬了抬,“你不也跟我一样睁眼瞎?拿着幅字画装模作样地瞅,好像真能看出花来似的。”
  
  侯勇不服气地把手里的画往他面前凑了凑,指着上头一对戏水的水鸟:“我看的是字吗?我看的是画!
  
  你瞧这两只鸭子,绒毛都根根分明,游得那叫一个自在,多漂亮!”
  
  “傻逼!”杨春没好气地伸手在他胳膊上拍了一巴掌,“那叫鸳鸯!
  
  没见过世面的东西,鸳鸯都认成鸭子,还好意思说我?你个乡巴佬,给你幅画你也只配看鸭子!”
  
  侯勇被他怼得一噎,梗着脖子犟:“鸳鸯不是鸭子吗?不都长着扁嘴巴?我看跟李妈养的那几只大白鸭没差!”
  
  旁边的熊奎着他俩斗嘴,早笑得前仰后合。
  
  “你俩傻逼,没读过书就老实承认,别在这儿冒充文化人瞎咋呼!你们看我,就从来不打肿脸充胖子!”
  
  说着,他弯腰从箱子里拎起一个青花花鸟梅瓶,掂量着转了两圈,瓶身上的釉色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我就喜欢这种实在的东西,你看这肚子溜圆,装个十来斤泡菜绝对绰绰有余,腌点酸豆角、泡萝卜,往厨房墙角一杵,多方便!”
  
  他皱了皱眉,用手指敲了敲瓶口,“就是这口小了点,往里头塞菜估计得费点劲。”
  
  杨春听着连连点头,深以为然地从另一个箱子里翻出个青花缠枝莲笔洗,对着天光举起来,瓷胎透亮,花纹细腻:“要说实用,我看这个也不差!这香炉瞧着挺精致啊!
  
  李妈那佛龛前正缺个像样的家伙事儿,每天插香还用个泥捏的凑数呢。”
  
  他眯着眼打量了半天,咂咂嘴,“就是这口是不是太大了点?”
  
  侯勇在一旁翻得兴起,忽然从一堆锦盒里抱出个半尺高的佛像,金灿灿的晃人眼:“嘿!这里头还有宝贝呢!”
  
  他举着佛像转了个圈,“你们看这金佛,够气派吧?”
  
  翻到底下一看,脸色顿时垮了下来,“切,原来是空心的,还是铜胎鎏金的。这要是实心纯金的,那才叫发大财了!”
  
  熊奎闻言嗤笑一声,把梅瓶小心翼翼放回箱子里:“你可拉倒吧!真要是纯金的佛像,别说摆在这儿了,怕是早就被人熔成金条藏起来了。谁傻到拿纯金铸佛像摆着?那不是明晃晃地招贼吗?半夜都得被人把门槛踏破,命都得搭进去!”
  
  “大清什么御制?”侯勇摸着佛像底座上的纹路,撇撇嘴,“你说得也是。这么说起来,这铜鎏金的倒还安全点。”
  
  他把佛像往箱子里一放,又去翻别的东西,“管它啥材质,能换钱就行,总比那堆看不懂的字画强。”
  
  李海波站在卡车后头,看着熊奎三人对着一堆稀世珍品胡乱点评,只觉得眼皮子跳得快要抽筋。
  
  他娘的,这帮小鬼子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
  
  就这一整车的宝贝,折价四万大洋抵给他,简直是捡了天大的漏了!
  
  李海波的目光扫过那些被随意扔在箱子里的古董,心里跟明镜似的——那幅被杨春当个宝贝的草书,瞧着笔法气度,八成是唐宋大家的真迹。
  
  熊奎说要拿去腌泡菜的梅瓶,釉色青花浓淡相宜,胎质细腻,分明是明清时期官窑出品。
  
  还有那个被杨春认成香炉的笔洗,胎薄如纸,透光见影,说不定是哪个文人墨客的心爱之物。
  
  这每一件,往细里说都是价值不菲的精品,搁在太平年月,随便拿出一件都能让那些古董商抢破头。
  
  也就这兵荒马乱的年头,人心惶惶,没人有闲心琢磨这些风雅物事,才让他捡了这么个漏。
  
  李海波越看心里越亮堂,忍不住在心里盘算——这要是搁到几十年后,世道太平了,这些玩意儿可就不是大洋能衡量的了。
  
  就说那尊被侯勇嫌弃不是纯金的铜鎏金佛像,工艺精湛,神态庄严,还是宫廷御制的,放到后世的拍卖会上,怕是能拍出天价。
  
  更别说那些字画瓷器,随便挑一件,在上海滩换套小公寓都绰绰有余,运气好点,换栋小洋楼都不在话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