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225章 只要钱

第225章 只要钱

第225章 只要钱 (第2/2页)

李宝一见这架势,就知道这些人所为何来,直接说道:“诸位大人,李家这长房一脉,已然经不起折腾了。”
  
  张居正脱口道:“李家族人呢?”
  
  李宝一愣,六部大佬也是一愣。
  
  张居正自己也给愣住了。
  
  场面寂静了一阵儿,李宝冷着脸道:“李家未免太过无辜!”
  
  张居正默然。
  
  他当然知道自己太过分了,可他也是身不由己。
  
  好一会儿,
  
  张居正起身团团一揖,正色道:“小侯爷,诸位同僚,当着诸位明人,我就不说暗话了。”
  
  “南北相差之悬殊,已然到了近乎病态的缘故,诸位在其位,谋其政,我能理解,李家觉得委屈,我亦理解,朝廷理解,皇上理解,可是……”
  
  张居正叹道:“诸位同僚,我等身为人臣,怎可不为国为君?小侯爷,李家受国恩重,又岂能不为大局考量?”
  
  “南方有什么?应天府,苏州府,杭州府,松江府,扬州府,镇江府,宁波府……诸多省府州县,又有多少穷地方?”
  
  “北方有什么?顺天府,天津卫,保定府,没了。”
  
  张居正问道:“诸位平心而论,都是大明,如此是否太过不公?”
  
  吴岳说道:“江南是富,可江南为朝廷贡献的赋税也更多,五根手指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呢,何况是疆域广袤,生民百兆的大明?”
  
  潘晟接言道:“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要遵循扬长避短,南方工商业兴隆,各产业兴旺,已然编织成了一张大网,互惠互利,做大做强……”
  
  “潘尚书这个‘做大做强’用的好啊!”张居正截断,冷冷道,“国君在北不在南!!”
  
  潘晟气结道:“我是这个意思吗?张大学士竟如此曲解……我想也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张居正默了下,道:“我明白潘尚书不是这个意思,可事实却就是如此。”
  
  顿了顿,“此外,潘尚书的扬长避短论,我也深以为然,可北方就没有长处了吗?”
  
  “京师、天津卫、保定府,这三地的工商业,亦是不俗,只要这三地彻底发展起来,完全能在保障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带动半个北方,进而逐渐缩小南北差异……”
  
  张居正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的看法。
  
  末了,
  
  “江南数省,已然吃透了红利,如今吐出来一部分,怎么就不行呢?”
  
  一群人默然。
  
  李宝问道:“敢问张大学士,这是您的看法,还是朝廷的主张,亦或是……皇上的旨意?”
  
  张居正避而不答,反问道:“小侯爷以为本官之言……然否?”
  
  李宝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张大学士以为,如今李家这破船还有多少钉?”
  
  话到此处,也没什么可忌讳的了。
  
  张居正直接道:“此次李家分家,于侯爷、小侯爷来说,确实是元气大伤,可……总好过朝廷!”
  
  李宝呵呵道:“难道李家倒了,于朝廷而言就真是好事?”
  
  “没人想李家倒,本官不想,诸位同僚不想,朝廷、皇上亦不想。”张居正认真道,“话到这个份儿上,不妨再说透彻些,咱们都知道,只要永青侯在,李家就在!”
  
  “所以……?”
  
  “北方的投资建设,李家责无旁贷!”张居正索性彻底不要脸皮了,“要么,李家族人去做,要么侯爷、小侯爷去做,总要有人去做!”
  
  李宝突然笑了。
  
  张居正没再说话,一众大佬也没有打断,只是讪讪的望着李宝。
  
  许久……
  
  “张大学士,诸位尚书大人,李家是有钱,可你们知道李家的财富构成吗?”李宝心累道,“大明的银券李家吃了多少,你们可有具体数字?”
  
  “张口经济,闭口经济,你们又真的懂经济吗?”
  
  李宝叹道,“你们只知道收割,并不明白经济运行的本质,活跃经济的方式,应天府要投资,顺天府也要投资……说白了,就是借投资之名,达到收税之实。”
  
  “李家若真是一门心思的搞钱,就不会有今日之大明,当然,我不是在居功,李家真这样做,也就没有李家了,因为天祖绝对会在此之前,先一步‘灭’掉李家。”
  
  张居正深吸一口气,道:“别人这样说,本官自是要辩上一辩的,可小侯爷既如此说了,本官心服口服。”
  
  顿了顿,“有些话,本官不说,小侯爷也明白,诸位同僚也明白。”
  
  “所以……?”
  
  “一千五百万,我只要一千五百万的投资!”张居正道,“这个钱是出自永青侯府也好,出自未进京的李家族人也罢,都可以,我只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