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三国:我刘谌,三十天拯救炎汉 > 第六十六章 想要粮草,请拿人口来换

第六十六章 想要粮草,请拿人口来换

第六十六章 想要粮草,请拿人口来换 (第2/2页)

司马昭掌控的中原腹地,物阜民丰,粮饷供应源源不断。而他呢?陇西、关中历经战乱,民生凋敝,存粮本就不多。先前伐蜀大军消耗甚巨,虽在巴蜀劫掠了一些,但丢在汉中了,从西城三郡搜刮了不少,大部分需用于维持军队和刚刚掌控的地盘。支撑一场与整个中原对抗的大战?远远不够!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了书案前。如今,能快速提供大量粮草支援的,只有一方了——那个他原本意图利用,如今却不得不倚仗,甚至可能反被其钳制的人。
  
  钟会铺开绢帛,提起笔,略一沉吟,终于落笔。信中,他先是强调了双方合作的“大义”与共同利益,随后详细说明了司马昭三路大军压境的严峻形势,最后,笔锋一转,提出了核心诉求:
  
  “……今司马昭老贼遣三路豺狼之师来犯,气焰嚣嚣。会虽不才,愿率关陇忠义之士,扼其喉舌,挫其锋芒。然军中粮秣,实为燃眉之急。素闻蜀中天府之地,粮储丰盈,望伯约兄念及同盟之谊,火速调拨粮草十万石,经斜谷或子午道运抵长安,以解我军倒悬之危。此恩此德,会必铭感五内,待克定中原,必当厚报!”
  
  写罢,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用了极其正式的印信,唤来绝对心腹,令其以最快速度,秘密送往汉中姜维处。
  
  汉中,蜀汉大营。
  
  姜维收到了钟会的求援信。他仔细阅读着每一个字,目光沉静,仿佛早已料到会有此事。
  
  他当然不会怠慢。钟会与司马昭内讧,正是蜀汉梦寐以求的天赐良机。无论最终谁胜谁负,都将极大削弱魏国的实力。支援钟会,让他能更久地拖住甚至消耗司马昭的力量,符合蜀汉的利益。
  
  但,如何支援,却大有讲究。
  
  姜维即刻修书一封,派快马飞报成都的刘谌,一方面开始筹措粮草,运到陈仓,只要等到刘谌命令一到,立刻搬运粮草。
  
  送出给刘谌的信后,姜维提笔给钟会回信。
  
  姜维的回信同样客气而富有策略。他先是对司马昭的无道和钟会的“义举”表示了一番“赞同”与“钦佩”,随后对钟会面临的困境表示“理解”。接着,笔锋巧妙一转:
  
  “……然,士季兄亦知,我蜀中连年征战,府库亦非充盈。十万石粮草,实非小数目,征集调运,皆需时日,更需动员大量民夫,损耗国力。且,如今魏军三路进逼,粮道恐有被截之险……维虽竭力促成,然朝中亦有议论,恐难平复。”
  
  先诉一番苦,铺垫之后,姜维图穷匕见,提出了真正的条件:
  
  “……然,为表同盟诚意,共抗国贼,维愿力排众议,为士季兄筹措粮草。唯愿士季兄能体谅我方之难处。近闻关中、陇西之民,久慕汉化,多有南迁之愿。不若以此为契机?兄可许我,迁关中、陇右之民入汉中、蜀地安置。每迁一户,我即支付相应粮帛作为安家之资,此资亦可直接充作军粮。如此,一则可解兄之粮秣急需,二则可安民心,显示兄之仁德,三则亦可减轻兄之抚民压力,专注于军事。岂不两全其美?望士季兄慎思,盼复。”
  
  这封信,写得冠冕堂皇,既指出了困难,又给出了“解决方案”,将赤裸裸的人口交易包装成了互助互利的合作。但核心意思无比明确:要粮?拿人来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