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想挖我的墙角?好胆! (第2/2页)
而他们这些昔日与刘禅关系密切、或是倾向于保守避战的旧臣,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
危险之中,往往蕴藏着机会。
谯周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他看向谯熙:“你立刻亲自去一趟太子府,以我的名义,请太子殿下过府一叙,就说有关于‘巩固国本’的要事相商。”他特意加重了“巩固国本”四字。
谯熙一愣,随即明白父亲必有深意,立刻领命而去。
太子刘璿近来心情颇为复杂。刘谌被封为秦王后,锐意进取,重用邓艾等新锐,接连取得对外胜利和内政整顿的成效,威望日隆。
这固然是汉室之幸,但作为太子,刘璿有时却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代表着旧有的秩序和一部分益州本土势力的期望,与刘谌正在打造的以军功和新贵为核心的权力结构,隐隐有些格格不入。他谨言慎行,却难免有几分彷徨。
自己真的是刘谌的对手吗?刘谌还会满足一个秦王吗?
听闻谯周有请,且涉及“巩固国本”,刘璿心中一动。谯周是蜀中大儒,名望极高,虽近来称病,但其影响力仍在。他稍作整理,便低调出宫,来到太常府。
书房内,香气袅袅,却驱不散那股凝重的气氛。
“臣抱病之身,劳动太子殿下亲临,实在罪过。”谯周起身欲行礼,被刘璿扶住。
“谯公不必多礼,不知谯公所言关乎国本之事是……”刘璿直接问道。
谯周请太子坐下,屏退左右,缓缓道:“殿下可知,诸葛绪将军的家眷,今日已由绣衣使护送入成都了。”
刘璿点头:“孤略有耳闻。”他不太明白此事与“国本”有何关联。
“诸葛绪如今应陛下之召入朝,成为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谯周解释道:“其子诸葛冲,亦掌一部精锐,若是加上丞相的族人,诸葛氏在我炎汉,地位可是尊崇的很啊!”
他看向刘璿,语重心长的说道:“殿下,陛下锐意革新,自是英明。然国本之固,在于平衡,在于朝野同心。如今朝堂之上,新生力量固然可嘉,但殿下身为储君,亦需有足以倚仗之基石,方能在未来承继大统,稳掌朝局。”
刘璿若有所思:“谯公的意思是?”
“老臣听闻,诸葛绪有一孙女,正值妙龄,品貌端庄,更难得是自幼随祖父见识不凡,有英气而不失礼度。”谯周缓缓道出意图,劝慰道:“殿下若此时向陛下请旨,迎娶诸葛婉为太子侧妃,则是一举数得之美事。”
他细细剖析道:“其一,诸葛绪成为殿下之外戚,其入阁后,自然会更倾向于支持储君,此乃内阁之助。其二,诸葛冲手中兵马,亦间接可为殿下所用,此乃军旅之助。其三,陛下欲平衡朝局,也希望殿下的地位更加稳固一些。其四,可安益州旧臣之心,表明殿下并未被孤立,仍在积极布局未来。”
最后,他压低了声音,点出了最核心也最敏感的一点:
“此外,此举或可稍分秦王之势。”
最后一点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