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书院没了? (第1/2页)
柳教谕的书房依旧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只是老人眉宇间比往日多了几分疲惫和惋惜。
听王明远说明来意后,柳教谕沉吟片刻,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声音低沉:“明远啊,你来得正好。即便你不来,这两日,老夫也打算让人去寻你。”
王明远心头微微一紧:“老师,可是有何要事?”
柳教谕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里的茶杯:“是关于长安书院的事。此次地龙翻身,波及甚广。书院……唉,那些老房子,多是前朝所建,此次损毁尤为严重。山长的居所直接塌了半边,好几位年迈的夫子也受了惊吓,一病不起……”
王明远的心慢慢沉了下去:“老师,您的意思是……”
“书院,今年怕是无法开课招收新生了。”柳教谕终于说出了这个残酷的事实,他看向王明远,眼中满是无奈,“经此一劫,修缮屋舍、安抚师生,千头万绪,没有大半年的功夫,难以恢复元气。便是勉强开了,师资力量也大打折扣,于你们这些亟待进学的秀才而言,并非好事。”
王明远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塌了。
长安书院……他院试之后所有的规划,所有的期待,几乎都围绕着进入书院深造展开。
他原本计划,从清水村返回府城后在长安书院就读,待年底第一批茯茶的分红到了,就在长安府城置业。
买座小院,将家人全部接到府城,日后甚至全家定居在府城。
张家在府城,自己府学的同窗也在府城,柳教谕也在府城,师父也在府城……
可现在……书院没了?
一股巨大的失落和茫然瞬间攫住了他。
眼前甚至闪过一个荒诞的念头,脑子里响起前世听过的那首改编儿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天天不迟到,一拉线,快点跑,轰的一声……学校不见了?”
这简直……前世小时候的梦想照进现实,荒谬得让人想哭。
看着王明远瞬间苍白的脸色和失神的眼睛,柳教谕心中不忍,连忙温声安抚:“明远,莫要灰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长安书院虽好,但放眼天下,并非顶尖。以你之才,困于此地,反倒可惜。”
他顿了顿,从书案抽屉里取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递到王明远面前:
“老夫为你修书一封,你可持此信,前往湘江府的岳麓书院,不久后正是今年的入学日子。
你也知暻儿的父亲忝为岳麓书院经义科的副山长,我会告知于他,让他帮你安置好一切。
岳麓学风鼎盛,远胜长安。你去了那里,方能海阔天空,真正施展你的抱负。”
王明远接过那封沉甸甸的信,心中百感交集。
感动于柳教谕为他筹谋之深,又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些许茫然。
“教谕……”王明远喉头哽咽,起身深深一揖,“学生……何德何能,又一次受教谕如此厚恩!学生……惶恐!”
柳教谕虚扶起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傻孩子,何须此言?你能成才,便是对老夫最好的报答。去了岳麓,切莫堕了为师与你师父的名头,好好读书,将来金榜题名,便是对我们最大的报答了。”
离开柳教谕住处时,王明远的心情复杂难言。
原本计划在府城安居读书、稳步科举的道路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通往更广阔天地却也更加未知的旅途。
岳麓书院……湘江府……千里之遥。
带着满腹心事,王明远又去拜见了师父崔知府。
崔知府听闻长安书院的变故,倒并未显得太过惊讶,似乎早已收到风声,他对柳教谕安排王明远去岳麓书院深造的提议颇为赞同。
“岳麓书院确是天下英才汇聚之地,你去那里,比在长安书院强多了。柳老头这步棋,走得对。”
崔知府捻着短须,眼神复杂地看着王明远,
“对了,你大师兄,就是为师的第一个弟子,如今刚好上任湘江府任五品通判,你去了应当是有机会可以见到他了。
为师会修书一封与他,你到了那边,若有什么难处,皆可去寻他。安排住处、熟悉环境这些琐事,他也能帮衬一二。”
王明远心中感激,再次拜谢:“多谢师父为学生筹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