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上门要债 (第2/2页)
门楣“积善之家张府”的匾额金漆微微剥落,露出底下发黑的楠木。
记忆中对这张大户着实有些模糊。
出来个小厮。
这清河县谁不认识西门大官人,赶紧上前牵马说道:“大官人请稍等,我去禀告老爷!”
不多时。
小厮走了过来:“大官人请随小的来。”
西门大官人心中冷笑。
好大的架子!
竟也不出门来迎接。
迈过大门,走过庭院。
张大户捏着柄湘妃竹骨折扇,见小厮引着人影转过影壁,忙趿着镶玉暖鞋迎出厅堂。
暖鞋底拍在青砖上啪啪作响:“哎哟哟!这是哪阵香风把大官人吹来了?我这蓬门荜户,今日可真是沾了贵气!”
西门大官人略一拱手:“听闻员外新辟了菊圃,金蕊银瓣开得热闹,特来讨杯茶,沾沾秋光。”
“请坐请坐!我说今日喜鹊叫个不停!快!快把那套钧窑的菊瓣盏取来!再沏新到的狮峰龙井!”张大户朝丫鬟吆喝。
自己捏着黄杨木茶夹,亲自从红泥小炉上提起咕嘟冒泡的铜铫子。
滚水冲入紫砂壶,栗香混着水汽蒸腾而起。
他眯着眼,将琥珀色的茶汤倾入西门庆面前的天青釉茶盅里:“大官人您瞧这茶色,碧沉沉的,赛过翡翠!水是特意叫人从城外玉泉山汲的,清甜着呢!”
他放下铫子,又从小几上的玛瑙碟子里拈起一块新蒸的桂花糖糕,“尝尝,庄上老婆子拿新收的糯米粉做的,甜软不粘牙。”
西门庆指尖托起茶盅,并不去碰那糕,只就着氤氲热气嗅了嗅:“果然好茶。听闻南门外八百亩水田今秋收成旺极,谷粒饱满赛珍珠,县尊大人巡视时大悦,亲笔题了‘裕民丰仓’的匾额?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体面。”
“嗐!虚名!虚名罢了!”张大户“唰”地抖开折扇,扇面上“知足常乐”四个泥金大字晃人眼。
“缴完皇粮,再去了佃租,剩不下几石谷子,塞牙缝都不够!倒不如大官人铺子里指甲盖大的人参须子金贵!”他忽地压低嗓子,身子往前倾了倾:
“听说您新得了暹罗国的上等冰片?那东西燃起来异香扑鼻,最是醒神。重阳宴客时点在席间,那香气才叫真体面…若匀些给老汉,价钱好说…”
西门庆吹开浮沫,盏中翠绿的茶叶打着旋儿沉底,他啜了一口,慢悠悠道:“体面是好,可终究不如保命要紧。这几日秋瘟闹得凶,城里城外咳嗽发热的倒了一片。”
“我那药铺里紧赶慢赶要制三千斤‘避瘟丹’救急,偏生我从河北购来的那船顶要紧的金银花——”他抬眼,目光似笑非笑地钉在张大户油光光的脸上:
“竟叫人半道截了胡。员外耳目灵通,可知是哪路神仙如此手眼通天?”
竹骨折扇“啪”地一声合拢,扇骨敲在张大户自己肥厚的手掌上。
他塌着眼皮,佯装去捞茶盘里炒得油亮的南瓜子,避开那目光:“这些日子四处各地都在往河北收那金银花,被哪位豪商包了也是常有的事。”
“大官人莫要着急,再寻便是!!”
他拈起一粒瓜子,却不嗑,只在指间捻着,忽作恍然状一拍自己油亮的脑门:“哦!您说那批黄花儿~~~我倒是想起来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