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门缝里的呼吸比活人改热 (第1/2页)
门内的风卷着避蠹香的火星打了个旋,那缕青烟刚触到门缝便像被无形的手攥住,骤然扭曲成螺旋状倒卷进去。
苏晚萤后槽牙轻轻咬住下唇,后退半步时鞋跟磕在门框上——这不是普通的吸力,更像某种饥饿的吞咽。
她的指尖蹭过腰间工具包,摸出那支便携式紫外线灯,冷白色光斑扫过门槛时,瞳孔微微收缩。
地砖缝隙里嵌着极薄的碳化物,在紫外线下泛着幽蓝,像被精细雕刻的蛛网。
她蹲下身,指甲轻轻刮过其中一道纹路,触感比生态园火灾现场的灰烬更脆,“和林秋棠旧居的残留成分一致。”她转头对身后的小舟比划手势,指节在空气中划出急促的弧线,“但排列方式……”她的指尖沿着纹路轨迹移动,“是放射性的,像信息阵列。”
蹲在门侧的阿彩突然发出一声轻嗤。
她正用指尖蘸取通风口渗出的冷凝水,在防水布上绘制空气流动图谱,此刻水面浮起的细密气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组——“……她说要录……不能停……”气泡连成断续的字迹,在防水布上闪了闪又消散。
阿彩的睫毛剧烈颤动,从背包里翻出一沓泛黄的拓印纸,那是她从林秋棠旧居墙缝里拓下的符号线刻。
对照气泡序列的瞬间,她的呼吸陡然急促:“是她!临终前试图启动录音设备时的心理残影。”
话音未落,阿彩已摸出那台老式磁带随身听。
外壳包着褪色的蓝布,是林秋棠日记里提到的“陪了我二十年的老伙计”。
她扯下背包带,将机器贴在通风口外,空白磁带“咔嗒”滑入舱内的刹那,播放键竟自行按下。
录音头微微颤动,像只等待进食的机械昆虫,“它在接收……”她的声音发颤,“只有残响能传递的声波。”
门内突然传来细碎的震动。
蹲在阴影里的小舟猛地抬头,双手更紧地贴住金属门框。
他的聋哑人特有的敏锐让他能“听”到振动——门体内侧每47秒一次、持续3.2秒的规律性震颤,正通过掌心的温度往血管里钻。
那不是机械运转声,更像墙体分子在有节奏地“跳动”,像……他的手指突然蜷缩成爪,想起解剖课上老师用音叉唤醒的青蛙腿部神经——整间屋子成了被按下“暂停”键的记忆存储器。
他迅速扯下手腕上的铜丝,一端缠在阿彩的录音机外壳,另一端插入地缝。
当第一波外部环境的随机噪音顺着铜丝渗入时,门内传来尖锐的摩擦音,像锈死的齿轮突然转动。
阿彩的录音机屏幕跳出乱码,磁带仓里的空白带开始缓慢转动,“动了!”她猛地抬头,眼底泛着血丝,“它挣脱卡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