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规矩 (第1/2页)
解剖室的冷光灯在凌晨五点十七分准时闪烁了三下。
沈默的指尖悬在第七具无名尸的裹尸袋拉锁上方,手套边缘的黑血已经凝结成暗褐的痂,随着他轻微的呼吸起伏,在不锈钢台面上投下细碎的影子。
他没有立刻拉开拉锁,反而后退半步,将昨夜手写的七份尸检报告依次摊开。
纸张边缘还留着他用钢笔反复修改的痕迹,"误差分析"栏里用红笔圈出的"±0.3cm"在冷光下泛着刺目的光——这是他故意留下的缺口,像给残响递过去的一把撬棍。
"老规矩。"他对着空气低语,镊子夹起的石膏碎屑在报告"推理链索引"栏的箭头末端轻轻一落。
碎屑滚了半圈,恰好停在"死者指甲内嵌物与生态园旧墙材质匹配度98.7%"的结论旁。
这是他从第一具尸体开始坚持的仪式:每一份报告的逻辑链必须由物证亲手推动,就像解剖时第一刀必须从锁骨中点下划——秩序本身,就是对抗混乱的武器。
昨夜纪检委打印机渗出血字的画面突然在眼前闪回。
他记得那些字是如何从空白里爬出来的,像被抽干水分的蚯蚓,扭曲却执着。
但当他在报告里详细标注"血字渗透速度与普通墨水扩散系数偏差0.04ml/s"时,残响的字迹明显顿了顿,最后那个"结"字的竖笔甚至断成两截。
它怕的不是内容,是被量化的逻辑。
就像凶手害怕指纹卡,鬼魂害怕验尸单——原来超自然也会有知识盲区。
"叮——"
手机在解剖台边缘震动,是苏晚萤的消息。
沈默瞥了眼屏幕,照片里是覆着热敏纸的《市政年鉴》,血色文字像血管般爬满纸背:"值班记录缺失,非技术故障,系人为归档中断。"他的瞳孔微微收缩,拇指在屏幕上划动,看到她附的问题:"2025年4月7日夜间安保轮值表?"
与此同时,三公里外的档案局外,苏晚萤正把手机揣回包里。
她的指尖还残留着热敏纸加热后的焦糊味,《市政年鉴》的硬壳封面硌得掌心发疼。
长椅下的阴影里,一只流浪猫突然窜过,惊得她低头——却见自己的影子里,有半截血色文字正从地砖缝隙里渗出来,像被雨水泡开的墨迹。
她立刻摸出钢笔,在笔记本上记下:"文字污染开始向物理空间渗透,阈值降低。"
风掀起她的发梢,带来远处施工的噪音。
她抬头看向档案局紧闭的玻璃门,门楣上的摄像头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三天前她来查档时,管理员说"2025年的电子档案全被格式化了",但现在这张热敏纸证明,有人在刻意掩盖某个夜晚。
她想起昨夜在纪检委大厅,打印机吐出空白页时,小陈的橘子掉在地上滚到她脚边,她弯腰捡起时,瞥见他电脑屏幕上的邮件发送记录——发件人IP是"192.168.0.7",和生态园监控室的内网地址尾数相同。
市立图书馆后巷传来喷枪的嘶鸣声。
阿彩的护目镜上蒙着一层细灰,她盯着通风口铁栅上刚刻好的波浪纹,喉结动了动。
这组纹路是按沈默报告里"空调角度偏差1.8度"换算的气流频率,每道波峰对应0.1度的偏差,总共十八道。
她后退两步,用沾着蓝漆的手背擦了擦额头,后巷的潮湿气味混着金属漆的刺鼻味涌进鼻腔——这是她最熟悉的战场,用涂鸦对抗规则的战场。
"呼。"她对着铁栅轻轻吹气,波纹间的空气果然扰动起来。
不远处图书馆的中央空调"嗡"地启动,她看着波纹随着气流震颤,嘴角扯出个极淡的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