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员工培训 (第2/2页)
她接着又示范了钢卷尺、自来笔等的介绍方法,强调要突出其新奇、实用、精巧之处,还要把那份附赠卡片上的“广告语”自然地说出来,显得有文化、有档次。
小伙子们听得目瞪口呆,感觉像是在听天书,又觉得无比新奇有趣。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上午,竹楼前的平台上都上演着有趣的场景。
十个小伙子围着两筐“奇珍”,在李月兰和谢秋芝的指导下,反复辨认、记忆、练习解说。
“冬青哥,你来说说这个琉璃杯怎么介绍?”
“呃……这是……波斯琉璃杯,色彩斑斓,晶莹剔透,饮酒喝茶,别有风味……”
“声音大点,自然点!要像真的在跟客人说话!”
“姚远,你来试试这个牛轧糖……”
“客官您尝尝,这叫玫瑰松子牛轧糖,进口酥软,一糖三味,花蜜松香!买了给您家娃娃娘子,准保喜欢!”姚远显然更有天赋,说得眉飞色舞。
李月兰还教他们基本的算账、看秤、包装,甚至如何应对客人的挑剔和还价。
谢秋芝则负责纠正他们的仪态、语气,教他们如何保持店铺整洁。
谢文则是像个小观察员,观察每个人的弱点和优点,然后总结给李月兰,再由李月兰在培训过程中去把弱点逐一修正,把优点扩大化。
谢广福偶尔会端着姜茶来瞅一眼,给新员工们去去寒。
当看到小伙子们拿着钢卷尺互相量身高、比划着介绍琉璃杯,或者笨拙地试图把伞折回原样,他总是忍俊不禁想偷笑,然后背着手去忙村里其他事去了。
培训的效果是显著的,几天下来,小伙子们从最初看到东西就大呼小叫、手足无措,变得逐渐沉稳下来,虽然介绍起来还难免有些磕巴和生硬,但至少能把货品名称、产地来源、主要特点和那句“广告语”说齐全了。
彼此之间还会互相考校、练习。
“嘿,虎子,考考你,这叫啥?干啥用的?”
“这叫红毛国……安全火柴!一划就着,生火特别方便!比火石好用多了!”
“豆子,这个咖喱块咋说?”
“天竺咖喱块……炖肉煮菜,放入一块,异香扑鼻,好吃下饭!”
半个月后,李月兰和谢秋芝进行了一次“结业考核”。
她们把十个新员工带去装修到一半的店铺里,摆上各种货品,模拟客人进店,提出各种刁钻的问题,让小伙子们轮流接待。
虽然依旧紧张,但十个小伙子都勉强通过了考核。
最出色的竟然是姚远和谢冬青,一个热情活络,一个细致耐心。钱豆子虽然嘴笨点,但态度极其诚恳踏实,也自有其可取之处。
看着这群脱胎换骨般的年轻人,李月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今,只等店铺装修完毕,谢锋完成任务归来,这批精心培养的“种子选手”,就能正式上岗,为“四海奇珍坊”的开门红,打下最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