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桃溪村赊种子 (第1/2页)
一辆车,最多坐八个人,可等着去赶集的村民足足有二十号!
眼看着车上挤得满满当当,后面还有一大半人没坐上,没坐上的人难免有些着急和失望。
“老王,这……这不够坐啊!”
“是啊,一天一趟,这咋够坐?”
“我还急着去镇上买种子呢!听说广福那店铺开始卖种子了。”
王老五看着眼前的情景,赶紧安抚好村民,承诺尽快想办法,然后赶着牛车先送上了车的人出发。
晚上赶集回来,王老五水都没顾上喝一口,就直接去找负责村里工程协调和物资管理的谢大河。
“大河,你得帮我想想办法!”
王老五擦着汗,把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乡亲们都想坐车,可我这只有一辆车,根本拉不过来。眼看着有人坐不上,我这心里头也不是滋味啊。”
谢大河听完,也觉得这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他拍了拍王老五的肩膀:“老王叔,你别急,我这就去找里正叔商量,肯定得拿出个章程来。”
谢大河找到正在算账的谢里正,将牛车供不应求的情况详细说了。谢里正捻着胡须,说道:“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两文钱的车资,实在是太便宜了,大家自然争着坐。但王老五一个人,一辆车,确实忙不过来,长久下去,也容易引起乡亲们之间的矛盾。”
最后他果断地说:“这样,大河,你立刻去协调。眼下村里大的土木工程都差不多了,用牛马的地方少了些。你让他提两辆备用牛车,让他几个儿子轮流在赶集日这天跑拉人的线路。三辆车一起跑,差不多就能周转开了。”
谢大河的了话,很快便安排妥当。
新的规定也随即在村里公布:每逢赶集日,这三辆牛车优先保障乡亲们出行需求,专门用于往返云槐镇。也请乡亲们严格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坐车,坐满即走。为了公平起见,还在槐树下划了排队区域。
等到下一个赶集日,村口出现了三辆整齐划一的“公交牛车”,场面顿时不一样了。
虽然等候的人依然不少,但大家看到三辆牛车,心里都有了底,没有再争抢。
四海奇珍坊开始售卖新式种子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桃源村和桃溪村。
桃源村的村民们近水楼台,手里也有些余钱,纷纷赶到店里,你买两包菜种,我选几样瓜秧,再来二十斤的“百日收”稻种,个个脸上都带着对丰收的期盼。
店里一时间热闹非凡,全是泥腿子打扮的老乡,伙计们第一次给自己村里的人服务,心里高兴,忙得脚不沾地。
云槐县那些平日里喜欢光顾奇珍坊的老顾客很是不解,怎么奇珍坊还有乡下泥腿子们能买得起的物件?
他们好奇之下就和店里的伙计打听在卖些什么便宜好货,伙计们说是新式种子,那些人瞬间没了兴趣,他们并不知道“百日收”这种能够震惊整个大宁朝的种子比奇珍坊任何奇珍都要更有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