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档案里的血泪往事 (第2/2页)
但此刻,按下发送键的手指却重如千斤,仿佛那不是电子设备,而是一块决定生死的砝码。
他想起了蓝溪的话,想起了母亲流泪的梦,想起了手上那洗不掉的“污渍”感。他想起了小时候母亲教导他们: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却仍然选择做正确的事。
什么才是正确的事?复仇还是原谅?继续还是停止?为母亲讨回公道还是尊重母亲生前的教诲?这些问题的答案曾经如此清晰,现在却模糊得令人痛苦。
陈浩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仿佛站在一个孤岛上,四周是汹涌的海水,无论选择游向哪个方向,都可能精疲力竭而沉没。无论选择哪条路,他都注定要失去一部分自己——要么失去为母亲讨回公道的承诺,要么失去内心最后的一点光明,那个母亲最珍视的部分。
太阳完全升起来了,阳光强烈而直接,不容任何隐藏。陈浩眯起眼睛,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真正站在阳光下了——不仅是身体上,更是心理上。他一直在阴影中行走,策划,等待,仿佛阳光会暴露他内心最黑暗的部分。
现在,蓝溪为他打开了一扇门,门外是刺眼却可能解救的光明。但要迈向那光明,他必须首先承认自己一直走在黑暗中,必须面对可能无法挽回的过去和不确定的未来。这种面对需要的勇气,远超过继续走在已经熟悉的仇恨之路上。
他拿出钱包,从最里层的夹缝中取出一张小小的、已经褪色的照片。那是母亲最后一张生日时拍的照片,她笑着,眼中却有掩饰不住的病痛和忧虑。照片背面是母亲娟秀的字迹:“给我的孩子们,永远选择爱。爱比恨更有力量,原谅比复仇更需要勇气。”
陈浩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字迹,仿佛能通过这接触感受到母亲的存在。长久以来,他一直认为自己选择的是爱——对母亲的爱,所以要为她的死复仇。但现在蓝溪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也许真正的爱不是复仇,而是继承母亲的遗志,活出她所期望的样子,让她的精神通过他们的生命继续传递下去。
这个认知简单却颠覆性,几乎动摇了他数月来构建的整个世界。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不断扩大,触及他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在回家的路上,蓝溪也在经历着自己的内心斗争。她走过熟悉的街道,却感觉一切都不同了。每个行人都可能是在追捕陈浩的执法人员,每个监控摄像头都可能记录下他们的行踪,每个电话铃声都可能带来坏消息。她的世界一夜之间变得充满潜在的危险和不确定性,每个平常的细节都被赋予了新的可能性和威胁。
她意识到,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将付出巨大代价。举报弟弟可能意味着永远失去他,不仅是身体上的失去,更是情感和信任上的永远断裂;保护弟弟可能意味着失去自我,背叛自己坚信的价值观念,永远活在谎言和恐惧中;不作为可能意味着眼睁睁看着他在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无可挽回。
在公寓楼下,她遇到了邻居老太太,对方慈祥地笑着问:“小蓝啊,昨天看到你弟弟来了?好久没见到他了,他现在怎么样?”
蓝溪强迫自己微笑回应,感到那个笑容像面具一样贴在脸上:“他挺好的,就是工作忙。”这句简单的谎言让她心如刀绞,仿佛背叛的不仅是事实,还有某种更本质的东西。
这种寻常的问候和关心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一个她可能即将失去的世界,一个简单而真实的世界。她现在站在两个世界之间,每个世界都对她有所要求,每个选择都意味着对另一个世界的背叛。
回到空荡的公寓,蓝溪感到一种令人窒息的孤独。她拿起手机,几次想要拨打某个能提供指导或帮助的号码——无论是律师、心理咨询师还是老朋友——但每次都犹豫了。一旦迈出那一步,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那个电话将成为一个不可撤销的行动,将抽象的可能性变成具体的现实。
最终,她只是给陈浩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在这里。给我们一点时间。”这句话既是对弟弟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提醒——不需要立即解决所有问题,有些决定需要时间酝酿,有些道路需要谨慎选择。
没有立即回复。蓝溪不知道这是好兆头还是坏兆头。她只能等待,在这命运的十字路口,感受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个瞬间都可能带来改变一切的抉择,每个抉择都可能引向完全不同的未来。
阳光已经完全充满房间,照亮了每个角落,却没有照亮前路。姐弟二人都站在各自的选择面前,知道每一步都可能引领走向截然不同的未来,却不知道哪条路通向救赎,哪条路通向毁灭。
在这个清晨,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本身;唯一的共识是需要时间——时间来思考,来挣扎,来最终决定在十字路口转向何方。而时间,可能是他们最缺乏的奢侈品,也是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