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遗书与缝进衣服的牵挂 (第1/2页)
雨已经停了,但夜空依旧阴沉,乌云低垂,遮蔽了星月。城市在雨后的寂静中显得格外陌生,街道上积水映照着路灯,如同散落一地的碎镜。
蓝溪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空荡的街道。她的心跳平稳得出奇,与内心的汹涌形成鲜明对比。决定已下,不容回头。她感受不到丝毫解脱,只有沉重的负担,仿佛每一步都将踩碎脚下的薄冰。
她转身走向书桌,打开最底层的抽屉。里面放着一本旧相册,她轻轻拂过封面,没有打开。相册底下是一个小巧的锁盒,她取出钥匙打开,里面整齐地放着一叠文件和一些药瓶。
她的手指在药瓶上停留片刻,然后移开。这不是她选择的路,尽管昨晚她曾认真考虑过这个选项。用药物暂时控制陈浩,争取时间。但风险太大,且不过是延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蓝溪拿起那叠文件,仔细翻阅。里面有陈浩的病历复印件、心理咨询记录、他过去几次情绪失控时的记录,以及那个伤害过她的人的基本信息。每张纸都承载着一段痛苦的记忆,一个她宁愿忘记的故事。
她将这些材料整齐地放回文件夹,然后从衣柜深处拿出一个小型行李箱。她开始收拾必需品,动作机械而精准。几件简单衣物、洗漱用品、重要证件,还有那个装有文件的文件夹。
手机突然震动,打破了房间的寂静。蓝溪瞥了一眼屏幕,是陈浩。她深吸一口气,没有接听。现在不能和他说话,不能流露出任何异常。电话转入语音信箱,几分钟后,一条短信弹出:
“姐,怎么不接电话?明天一切都会变得不同,我保证。之后我们就能像从前一样了。”
像从前一样。这句话刺痛了她的心。从前是什么时候?父母离世前那些短暂的快乐时光?还是之后他们相依为命却充满创伤的岁月?没有什么“像从前一样”,只有不断前行的现实,以及他们必须面对的选择。
蓝溪继续收拾行李,最后放入一张他们小时候的合影。照片上,十岁的她和八岁的陈浩在公园里笑着,脸上没有任何阴影。那时他们还不知道生活将会变得多么复杂。
她合上行李箱,检查时间。晚上十一点二十七分。距离她约定的时间还有半小时。
蓝溪走到浴室,用冷水洗了脸,盯着镜中的自己。眼睛下面有淡淡的阴影,但眼神坚定。她想起法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教授对她们说的话:“法律不是完美的,但它提供了在黑暗中指引我们的框架。当我们面临道德困境时,这个框架就是我们不迷失自我的保障。”
当时她满怀理想主义地相信这些话,如今却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做出残酷的抉择。
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周伟。
“一切就绪?”他简短地问。
“嗯。”她同样简短地回答。
“你知道风险。”
“我知道。”
“改变主意还来得及。”
“不,来不及了。”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然后周伟说:“我会在这里等你消息。小心,蓝溪。”
“谢谢。”
结束通话后,蓝溪穿上深色外套,拉起行李箱的拉杆。她最后环顾一眼公寓,关掉了灯。
地下停车场里寂静无声,只有偶尔的水滴从管道落下的声音。她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响,显得格外响亮。走到车前,她熟练地将行李箱放入后备箱,然后坐进驾驶座。
引擎启动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突兀。她驶出停车场,融入夜晚的车流中。城市霓虹灯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折射出迷离的光彩,像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她开车穿过熟悉的街道,思绪却飘向未知的未来。每个路口都可能改变故事的走向,每个选择都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局。
十五分钟后,蓝溪将车停在一个不起眼的街角。她下车,没有拿行李箱,只是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信封,确认内容后放回口袋。
她步行穿过两条街,来到一栋普通的公寓楼前。抬头望去,三楼的窗户亮着灯。她站在阴影中犹豫了片刻,然后坚定地走进大楼。
电梯上升的过程仿佛漫长无比。她看着数字一个个变化,心跳逐渐加速。当电梯“叮”的一声到达三楼时,她深吸一口气,走了出去。
站在305室门前,她再次犹豫。这是她选择的路,但并不意味着它正确。她只是选择了在诸多糟糕选项中看似最不糟糕的一个。
敲门后,门很快打开了。黄淮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惊讶的表情。
“蓝溪?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他问道,目光中带着关切和疑惑。
蓝溪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瞥了一眼屋内。客厅整洁但简单,墙上挂着的照片显示着黄淮与家人的合影,一个他已经失去的世界。
“我可以进来吗?”她终于开口,声音比想象中平静。
“当然。”黄淮退后一步,让她进入公寓。
关门声在她身后响起,像是命运的锤音落下。蓝溪转身面对黄淮,直视他的眼睛。这一刻,她知道,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我需要你的帮助,”她说,声音低沉但坚定,“也或许,是你需要我的帮助。”
黄淮皱眉,示意她继续。
蓝溪从口袋中取出那个信封,放在茶几上,但没有打开。
“有些事情我一直没有告诉你,关于我弟弟,关于...过去的某些事情。”她开始说道,选择着措辞,“现在情况变得复杂,我不得不做出一些决定。”
“什么样的决定?”黄淮谨慎地问,目光在蓝溪和信封之间移动。
蓝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你知道当一个人为了保护所爱之人,会做出多么极端的事情吗?即使是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事情?”
黄淮的表情变得严肃:“我比大多数人更清楚这一点。但这通常不会有好结果,蓝溪。”
“有时候,我们没有好的选择,只有不那么坏的选择。”她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信封边缘。
窗外,一阵警笛声由远及近,然后又渐渐远去。两人都下意识地安静下来,直到声音完全消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