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朝堂辩论,针锋相对 (第2/2页)
这话像一把刀,唰地划开一层皮。
几个大臣脸色发青,眼神乱飘。
萧景珩冷笑:“我知道有些人心里嘀咕:这世子以前不是个混子吗?怎么突然懂这么多?实话告诉你们,我确实混过,但正因为混过,才看得清这朝廷哪儿烂透了。衙门里有人十年不上班照样领俸禄,边关将士拼死拼活却拿不到饷银;一个六品小吏能贪十万两,一个九品杂役家里盖三层楼。这些事儿,你们装看不见,我就偏要掀桌子!”
他猛地抬手,指向那老臣:“你说我背离祖制?那我问你——祖制里写没写‘官员尸位素餐可斩’?写没写‘克扣军饷者凌迟’?要是写了,怎么这么多年没人执行?要是没写,那你今天搬出祖宗来压我,是不是有点欺负死人不会说话?”
“哗——”
整个大殿炸了锅。
连一向沉默的兵部尚书都忍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
老臣嘴唇哆嗦,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接不上招。对方不仅引经据典一套套,还句句戳在痛点上,简直像是拿着刀子给大胤王朝做解剖。
萧景珩缓了口气,语气反而平和下来:“我不是要砸了祖庙换新神。改革不是推倒重来,而是修漏补缺。该留的留,该砍的砍。就像治病,发烧了就得退热,溃烂了就得割肉,总不能因为怕疼,就任由病人等死吧?”
他看向皇帝:“陛下,臣之所行,非为私利,只为让这江山少些冤魂,多些活路。若因此得罪权贵,臣甘愿承担后果。但若因惧变而不改,将来史书上写的,恐怕不是‘守成之君’,而是‘亡国之始’。”
殿内鸦雀无声。
阳光从高窗斜照进来,落在他的肩头,映得玉佩泛光。
皇帝久久未语,手指轻轻敲着龙椅扶手。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萧卿所言……发人深省。”
那几个原本跃跃欲试还想再辩的大臣,一听这话,立马缩了脖子,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皇帝站起身,扫视群臣:“三日后召开廷议,专题审议新政细则。凡有建言者,皆可上奏。散朝。”
话音落,百官陆续退去。
萧景珩没动。
他就这么站着,垂手肃立,目光平静地看着空荡下来的丹陛。
他知道,这场辩论赢的不只是道理,更是气势。
从前他们觉得他是暴发户,靠揭发谣言上位;现在他们明白了——这人不但敢掀桌子,还会引经据典地告诉你,这张桌子早就该换了。
风从殿外吹进来,卷起他袖角一角。
他忽然想起阿箬昨天嘟囔的话:“你要是能在朝堂上把那群老学究说得哑口无言,我就请你吃三天酱菜配馒头。”
他嘴角一扬,心想:这顿饭,看来是跑不了了。
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从侧廊跑来,手里捧着一份黄绸封皮的文书,脚步急促。
萧景珩余光瞥见,那人额头上沁着汗,手微微发抖。
文书递到御前时,皇帝只看了一眼,脸色骤然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