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林夏雨母子的现状 (第2/2页)
他看向林岁安,眼神复杂,既有同情,更有作为官员的审慎:“我知你心急如焚,但此事关乎律法纲纪,非比寻常。”
林岁安迎着他的目光,知道他并非推诿,而是在陈述最残酷的现实。她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绪死死压下,眼神重新变得清亮而坚定:
“大人所言极是,国法如山,民女岂敢让老大人徇私枉法?民女此来,并非求法外开恩,而是恳请大人,转呈一个于理、于利、于情皆可依循的由头,请老大人依律核查,若真有可议之处,再行方便。”
她语速平稳,条理清晰,仿佛不是在哀求,而是在陈述一个方案:
“于理:民女听闻,抄没官产,对于身契不清、来历不明者,常会单列处理,以防日后纠纷。
我二姑当年卖身,乃逃难途中饥寒交迫,神志恐不清明,契约年代久远,格式、见证人或存瑕疵;家宝表哥当年仅十岁,契约是否完备?此皆可查之处。
我们只求一个核查的机会,若契约无误,我们认命;若真有疑点,望能依律准予赎买。”
“于利:官府最终亦需发卖资产变现。我们愿按最高市价,即刻支付赎银,官府可提前得银,省去日后发卖之耗损,于国库无损而有利。”
“于情:”她说到这里,声音微微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再次敛衽一礼。
“岁安不才,蒙大人信重,于医药、于安民之事略尽绵薄。此番并非挟功求报,实是已至绝路,举目无亲……唯有恳请大人,念在此番情谊,将此三节,转呈老大人。
若老大人能在法度之内,垂怜核查,予我亲人一线生机,林家上下,铭感五内,结草衔环以报!”
韩彦凝视着她。看着她苍白脸上那强自镇定的倔强,听着她条分缕析却又暗含哀切的陈述,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触动了。
韩彦是聪明人,听得出林岁安的意思,里面确实有可操作空间。
“好!”韩彦猛地站起身,斩钉截铁,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你之所言,合情合理,并非强人所难。核查文书,本就是分内之事。我即刻修书家父,将你所陈之理、之利、之情,详细禀明,恳请他在审议此案时,务必着人仔细核查唐家母子身契。若真有可议之处,便依律给予赎买之机!”
他走到案前,铺开纸笔,又回头看向眼中骤然爆发出希望光芒的林岁安,语气放缓,带着一丝安抚:“你放心,我必竭力促成。你们先回去等消息,一有回音,我立刻告知。”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林四勇激动得行了个大礼,被韩彦一把扶住。
林岁安望着他,千言万语堵在喉间,最终只化作深深一揖,所有感激与期盼,尽在不言中。
韩彦目送他们离开,立刻奋笔疾书。在信中,他巧妙地将林岁安的理由转化为官场语言,强调“核查瑕疵资产,避免纠纷,即时变现”的公务性,并将林岁安对长兴县的功劳稍加点出,以情动人。
他知道,父亲会明白他的意思。这不仅是在帮林家,也是在回应他内心深处,对那个独特女子的一份越来越难以忽视的欣赏与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