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集:证人保护 (第1/2页)
旧港区的浓雾像一块湿冷的裹尸布,将仓库牢牢裹在其中。远处警笛的蓝红闪光穿透雾气,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濒死者最后的心跳。林雪趴在冰冷的水泥地上,下巴抵着粗糙的地面,硌得生疼。她的右手紧紧攥着王晓雨留下的微型存储设备,设备外壳的金属边缘硌进掌心,留下一道红印,却远不及耳边残留的那声惨叫来得尖锐——王晓雨最后那句“别信周教授”,像一根针,扎在她的心上。
李振邦的手臂死死护着她的头部,他的西装外套沾满了灰尘和露水,带着一股淡淡的烟草味。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要被海浪声淹没:“别动,狙击手的位置没找到,他可能还在附近盯着。”他的手指在她的头发上轻轻按了一下,是在示意她保持低头。
集装箱后面传来赵伟的声音,带着喘息,显然刚才的枪声让他也有些慌乱:“警察来了,车灯在东边三百米处!但我们不能确定是自己人——张正毅的人也有同样的警车!”
林雪的目光扫过仓库门口的弹孔——那是刚才狙击手留下的,子弹穿透了铁皮门,在地上留下一个深褐色的弹痕。她突然想起王晓雨塞给她设备时的眼神,那里面藏着的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决绝的托付。她悄悄把设备塞进内衣夹层,那里贴着皮肤,是最安全的地方。
安全屋的黎明
特警队冲入仓库的瞬间,林雪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是陈志远的吼声:“所有人抱头蹲下!我们是国安局的!”她终于松了口气,从地上爬起来时,膝盖已经麻得失去了知觉。特警队员穿着黑色作战服,戴着面罩,动作迅速地控制了仓库的各个角落,手中的突击步枪对准了李振邦和赵伟。
“自己人!”李振邦举起双手,大声喊道,“我是雷霆中心的李振邦,这是赵伟,我们是配合调查的!”
陈志远走过来,摘下面罩,看到林雪时,眉头皱了一下:“林总监,你没事吧?”
“我没事,王晓雨呢?”林雪急切地问。
“她被我们的人送到安全地点了,放心。”陈志远的语气很平静,但眼神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杨副组长在外面等你,她会带你去安全屋。”
林雪被两名特警护送着走出仓库,外面的雾已经散了一些,天蒙蒙亮,东方泛起一丝鱼肚白。杨副组长站在一辆黑色的防弹奔驰旁边,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看到她出来,快步走过来:“林总监,辛苦你了。现在你的安全受到最高级别威胁,必须立刻转移到安全屋。”
“安全屋在哪里?李振邦和赵伟呢?”林雪追问。
“安全屋的位置是机密,到了你就知道了。”杨副组长回避了她的问题,打开车门,“上车吧,路上再给你解释。”
车内空间很大,座椅是防刺的,旁边有应急供氧系统和急救箱。车窗被完全遮挡,看不到外面的景色,只能听到引擎的轰鸣声和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林雪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脑子里全是王晓雨的身影——那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助理,最后却为了保护证据牺牲了自己,她一定要查明真相,不辜负王晓雨的付出。
两小时后,车辆停了下来。林雪被带下了车,发现自己在一个地下停车场,周围停着十几辆警车和防弹车。她被带进一部需要指纹、虹膜、密码三重认证的电梯,电梯下降了大约一分钟才停下,门打开后,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墙壁是防冲击的合金材质,每隔五米就有一个监控摄像头。
“这里是金融安全局的最高级别安全设施,代号‘磐石’。”杨副组长介绍道,“里面有独立的供电系统、通讯系统和服务器机房,就算外面被完全封锁,也能维持三个月的正常运转。你住的房间有24小时安保,有任何需求,按床头的红色按钮就行。”
林雪走进自己的房间,大约二十平米,有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独立卫生间,墙上有一个大屏幕,可以连接内部网络。她放下行李,转身对杨副组长说:“我需要见王晓雨,还有,我要知道李振邦和赵伟的情况。”
“王助理在另一处安全屋,暂时不方便见面,等情况稳定了,我会安排你们见面。”杨副组长的眼神有些闪烁,“李振邦和赵伟因为涉及‘烛龙计划’,正在接受问询,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林雪心里一沉——杨副组长在撒谎。李振邦和赵伟是协助调查的,怎么会被问询?她假装相信,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我有点累,想休息一下。”
杨副组长走后,林雪立刻锁上门,开始检查房间。她在书桌的抽屉里找到一把小螺丝刀(安全屋配备的应急工具),又拆开了床头的加密电话——这是一部特制的卫星电话,里面的芯片是军用级别的。她小心翼翼地取下芯片,用螺丝刀撬开微型存储设备的外壳,将两者连接起来,自制了一个简易的读取装置。
屏幕上很快显示出设备里的内容,林雪的眼睛越睁越大——里面不仅有“清零协议”的完整代码,还有一份详细的“烛龙计划”方案:
-目标:在12月15日全球金融峰会期间,触发雷霆系统崩溃,冻结全球主要银行的转账功能,引发金融危机。
-手段:通过境外空壳公司大量转移资金,达到“清零协议”的激活阈值(8000亿美元),同时释放虚假信息,加剧市场恐慌。
-参与人员:某国央行前行长、跨国投行“高盛”亚太区CEO、国内某省财政厅厅长、雷霆系统前安全主管(已退休)。
-目的:趁金融危机低价收购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掌控全球金融话语权,重构世界金融秩序。
林雪的手在发抖——这不仅仅是国内的阴谋,而是一个跨国的犯罪集团!她刚想把证据复制下来,敲门声突然响起。
“林总监,有位客人要见你。”杨副组长的声音传来。
林雪迅速拆除读取装置,把存储设备藏在枕头下,打开门——门口站着周教授,他比上次见面时苍老了许多,头发白了大半,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手里拄着一根拐杖,走路有些蹒跚。
“周教授,您怎么来了?”林雪惊讶地问。
“我听说你受了惊吓,过来看看你。”周教授走进房间,坐在椅子上,咳嗽了几声,“身体还好吗?有没有哪里受伤?”
烛龙计划的真相
“我没事,谢谢您关心。”林雪给周教授倒了一杯水,“您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我在金融安全局有朋友,他们告诉我你很安全。”周教授接过水杯,手指有些颤抖,“其实,有些事我早就该告诉你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您是说‘烛龙计划’?”林雪直接问。
周教授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看来你已经知道了。没错,‘烛龙计划’确实存在,但它最初的目的不是破坏,而是保护。”
“保护?”林雪不解。
“十年前,我们设计雷霆系统时,就考虑到了外部金融攻击的可能性。”周教授的眼神变得悠远,“当时美国次贷危机刚过,全球金融体系很脆弱,我们担心会有敌对势力通过跨境资金攻击中国金融市场,所以设计了‘烛龙计划’,作为应急方案——如果发现大规模恶意资金流动,可以暂时冻结系统,保护国内金融安全。”
“那为什么现在变成了破坏计划?”
“因为有些人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周教授的语气变得沉重,“五年前,跨国投行‘高盛’找到我,希望我修改‘烛龙计划’,让它成为他们掌控金融市场的工具。他们威胁我,如果不配合,就曝光我儿子在海外留学时的‘学术不端’事件(其实是他们伪造的)。我没有答应,他们就找到了其他人,比如李振邦的女儿生病,赵伟的儿子被控制,用家人要挟他们。”
“王晓雨是卧底?”林雪想起之前的猜测。
“没错,她是国安局的特工,三年前被安插到雷霆中心,任务是监控赵伟的动向,收集‘烛龙计划’的证据。”周教授点了点头,“赵伟的‘假死’,是我们一起策划的——我们故意让他‘被车撞’,制造他死亡的假象,让幕后黑手放松警惕,露出更多破绽。没想到他们真的下狠手,差点让赵伟送了命。”
“那‘第七人’是谁?”林雪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周教授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第七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决策机制,名叫‘雷霆之眼’。当年设计雷霆系统时,创始团队有六个人,分成两派,经常出现三比三的平局。为了避免僵局,我们设立了‘雷霆之眼’——当出现平局时,需要三个核心部门(国安局、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的密钥同时输入,48小时内无异议,才能生效。理论上,这是一个制衡机制,但现在……”
他没有说完,但林雪已经明白了——“雷霆之眼”被幕后黑手控制了,他们很可能在金融*****里安插了内鬼,能独自掌控“雷霆之眼”的密钥。
就在这时,房间里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红色的警示灯闪烁着,广播里传来急促的声音:“警告!发现不明信号逼近!安全屋进入一级封锁状态!所有人员立即前往指定避难所!”
杨副组长冲了进来,脸色苍白:“林总监,我们暴露了!不明武装分子正在靠近,准备转移!”
林雪看到周教授和杨副组长交换了一个眼神——杨副组长快速眨了两下眼睛,周教授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像是在传递某种信号。周教授走到林雪身边,悄声说:“信任你自己,而非任何组织。真正的证据不在数据中,而在人的选择里。”他握了握林雪的手,手心的温度让林雪感到一丝安心。
林雪跟着杨副组长走出房间,走廊里一片混乱,安保人员跑向武器库,手里拿着突击步枪;工作人员抱着文件,冲向避难所;屏幕上显示着十几个红色的光点,正在快速逼近安全屋。
“我们的转移路线是从地下通道到备用停车场,那里有三辆防弹车,我们分三辆车走,迷惑敌人。”杨副组长一边跑,一边说,“你和我一辆车,张震(安保队长)会保护我们。”
高速公路的伏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