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众人的质疑 (第2/2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帐内的气氛愈发诡异。
那些将领们,从最初的不屑,到疑惑,再到一丝莫名的心悸。
因为他们发现,这个年轻人的眼神太过专注、太过可怕。
那不像是在看一具沙盘,而像是一头饥饿的猛兽,在审视自己的猎物,寻找着最致命的破绽。
终于,朱岩伸出一根手指,落在了燕军大营侧后方,一处不起眼的小山坡上。
“此地名为西风坡,距离我军大营不足五里,地势虽不高,却能俯瞰我军粮草辎重所在的中军后营。”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敢问将军,此地可有重兵把守?”
丘福一愣,下意识地答道:“西风坡地势平缓,无险可守,且在我军腹地,盛庸的主力皆在城下。”
“断无可能绕到我军之后,故只派了一哨游骑,每日巡查。”
朱岩听完,没有反驳,手指又移到了另一处,那是燕军大营前的一片开阔地。
“此处是我军骑兵集结冲锋之地,地势平坦,一览无余,我军每次冲锋,是否都是从此处发动?”
一名负责先锋的将领点头道:“正是,我军骑兵甲于天下,正该以堂堂之阵,正面破敌!”
朱岩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那弧度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
“愚蠢。”
两个字轻飘飘的,却如两个响亮的耳光,重重地抽在了帐内所有将领的脸上!
“你说什么!”
“竖子安敢辱我!”
“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兵法!”
帐内瞬间炸开了锅,几名脾气火爆的将领当场就要拔刀。
“都给本王住口!”朱高煦再次爆喝,他冰冷的目光扫过众人,帐内瞬间鸦雀无声。
他走到朱岩身边,沉声问道:“兄弟,怎么说?”
朱岩没有理会那些愤怒的目光,他看着沙盘,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盛庸在东昌城下摆出铁桶阵,看似要与我军决一死战,这本身便是一个巨大的诱饵。”
“他以坚固的正面防线,吸引我们全部的注意力和兵力,将我军最精锐的骑兵,一次又一次地,消耗在这片毫无意义的血肉磨盘上。”
“而他真正的杀招,根本不在这里。”
朱岩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那个西风坡上!
“他若派出一支奇兵,趁夜色夺下西风坡,居高临下,以强弓硬弩,甚至火炮覆盖我军后营。”
“届时,我数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将尽数暴露在敌人的打击之下!粮草一失,军心必乱。”
“到那时,他再以主力正面压上,我军不战自溃!”
此言一出,整个大帐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将领的额头都渗出了冷汗。
他们被朱岩描绘出的那个,可怕场景吓得浑身冰冷。
他们只想着如何攻破敌人的正面,却从未想过,自己的后背竟一直暴露在如此致命的威胁之下!
丘福的身体猛地一晃,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作为主帅,竟犯下如此致命的疏忽!若是真被敌人得逞,他万死莫辞!
“不可能,盛庸的主力都在城下,他哪来的奇兵?”一名将领兀自嘴硬,声音却已没了底气。
“兵者,诡道也。”朱岩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谁告诉你,他的奇兵一定要从主力中分出?”
“或许,那支奇兵早已像一条毒蛇,潜伏在东昌府境内,只等着我们所有人都筋疲力尽时,再给我们致命一击!”
朱岩的话如同一记记重锤,敲碎了他们所有的侥幸。
朱高煦听得心惊肉跳,他看向朱岩,急切地问道:“兄弟,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朱岩抬起头,环视着帐内那一张张惊魂未定的脸,终于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他的语气不带丝毫感情,却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传我军令。”
“第一,即刻起,命大将张玉率本部精锐五千,秘密进驻西风坡,构筑工事,设下埋伏。”
“若有敌军来犯,不必留情,就地全歼!”
“第二,所有骑兵,不得再从正面发动任何冲锋,全军转入守势,深沟高垒,不得与敌浪战。”
“第三,征调营中所有工匠,铁匠、木匠、皮匠,一个不留,全部到我帐下听令,三日之内,我给你们一件神器!”
这三道命令,一道比一道惊人!
让战功赫赫的大将张玉去守一个荒僻的小山坡?
让引以为傲的骑兵采取守势?还有,所谓的神器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