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一戟换忠心,温香缚凤鸾 (第2/2页)
他接着将说服吕布、需钱财爵位的计划和盘托出,并重点强调袁氏的威胁与何进之仇。
提及何进与何苗二人,何太后脸色一白,对未来的恐惧瞬间压倒了方才那点儿女情长。
“卿家所言极是。”
何太后深吸一口气,声音恢复了太后的决断:“宫中库藏,除祭祀与日用,余者卿可酌情取用,一切以稳固朝局为重。”
“太后圣明。”
王景拱手,正事已毕,他却并未立刻告退。
殿内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
何太后看着他冷静的侧脸,想到他即将成为他人的夫君,而自己却要在这深宫之中继续倚仗他的力量,一种混合着依赖、不甘和担忧的情绪涌上心头。
“那吕布...豺狼之性,卿家与之周旋,务必万分小心。”
这一次,她的关切脱口而出,少了太后的矜持,多了几分真切的忧虑。
王景目光微动,上前一步,距离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显亲近,又不逾矩。
随后取出早已准备好一件雪白无暇的狐裘大氅。
“时值寒冬,臣见太后宫中炭火不足,特备此氅,望太后保重凤体。”
何太后怔住,看着那银白的狐裘,在昏暗殿内如月光般皎洁。
她伸手接过,王景指尖似无意又有意地掠过她的手腕,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灼热触感。
“这狐裘...”
何太后抚摸着柔软皮毛,声音微颤。
“是北地雪狐,极难得,臣想着...唯有太后配得上。”
王景言语温和,目光中有关切,却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何太后接过狐裘,那雪白的绒毛触感细腻非凡,披上的瞬间,一股暖意便将宫中的阴寒隔绝开来。
她垂下眼帘,纤长的手指轻轻拂过裘领,仿佛在感受其上残留的、属于赠予者的温度与气息。
再抬头时,她眼中波光流转,已恢复了大半太后的威仪,只是声音比平日更软三分:“王卿……凡事,珍重。”
王景躬身告退,转身时脸上掠过一丝得逞的笑意。
殿门开合,何太后独立宫中,手抚狐裘,久久不动。
直到那脚步声彻底消失在宫道尽头,她才仿佛被抽空了力气,缓缓坐回凤榻。
大氅上还残留着王景身上淡淡的气息,萦绕不散......
她将脸深深埋入温暖的狐裘,鼻尖萦绕的全是他残留的气息,如同被他无形的臂膀环绕。
一声混合着满是依赖的轻唤,终于冲破唇瓣:“子默......”
......
是夜,王景换上一身寻常儒衫,未着甲胄,也未带亲卫,只命心腹看好院落,尤其留意兄长王盖的动向。
他特意让貂蝉在房内弄出些轻柔的动静,让人误以为他在房中,随后悄无声息地带着两名亲卫潜出司徒府,直奔城外吕布军营。
辕门外,守卫见一儒生深夜来访,厉声喝问。
王景示意亲卫抬上木匣,一切都在按他预想的剧本推进。
“劳烦通传吕主簿,故人仰慕将军勇武,特献神兵,以助将军斩将破敌。”
王景心中冷笑:神兵如美色,最能蚀骨。吕布这头饥渴的猛虎,见到这份大礼,焉能不扑上来?
守卫见那木匣沉重,不敢怠慢,几人合力抬入营中。
中军大帐内,酒气混杂着皮革的味道。
吕布独自灌着劣酒,脚下已有三四个空坛。
每一次败于王景的画面和丁原那不屑的白眼,都在他脑中反复灼烧。
忽见亲兵抬入一巨大木匣,称是定制兵刃,心下疑惑。
木匣开启的瞬间,帐内烛光仿佛被那暗沉的戟身吸走,唯有月牙刃口折射出一线刺骨寒芒。
吕布喉中发出一声低沉的嗬声,如同猛兽发现猎物,呼吸骤停。
他几乎是扑上去,一把将画戟抓起。
五指握住戟杆的刹那,他浑身一颤,眼中爆发出骇人的光彩,仿佛荒漠的旅人终于找到了甘泉。
七十几斤的重戟在他手中轻若无物,随意一挥,尖锐的破空声撕裂帐内沉闷的空气,戟风激得帐布猎猎作响。
“哈哈哈......神兵!天赐于我吕布的神兵!”
他抚戟狂笑,几日的郁气一扫而空,竟将脸颊贴上冰冷的戟杆,状极亲昵。
“赠戟者何在?”
他猛地抬头,眼中精光四射。
“辕门外,是一儒生。”
“儒生?!”
吕布一怔,脑中闪过丁原帐中那些指手画脚、满口仁义的文人幕僚,一股厌弃感直冲喉头。
但下一刻,他目光再次落到这杆仿佛为他量身打造的神兵上——此人不仅深知他的武艺路数,更能寻得如此宝物,更敢孤身夜闯军营……
这哪是酸儒能做得出的事?
这定是一位深藏不露、胆识过人的豪杰!
假托儒生身份,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
念头通达,吕布胸中涌起结识英雄的灼热冲动。
他反手将画戟往地上一插,入土三分:“某家亲自去迎!”
话音未落,他人已如一阵狂风,卷出了大帐。
帐帘被他带起的劲风刮得狂舞,只留下那杆孤傲的画戟,与满帐尚未平息的杀伐之气。
......